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造影性剂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造影性剂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孙小刚罗朝军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相关危险因素在造影剂肾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冠状病变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是否出现造影剂肾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75例患者为非造影剂肾病患者,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为造影剂肾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水化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造影剂用量多于对照组,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水化程度,造影剂用量,尿素氮等均是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32-02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心血管介入术的发展和广发使用,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脉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治疗后导致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不利于预后。当前,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避免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那么,研究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此病的发病率。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造成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包括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水化程度和大量造影剂的使用[2]。因此,本文就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导致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冠状病变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患者为25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造影剂肾病的4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5.21±7.89)岁;对照组中,男性260例、女性215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为(65.47±8.0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00例患者在术前进行血糖、血压、肾功能的检查和术中造影剂用量等项目的统计。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围手术期静脉水化程度的所占比例;对比两组术前肾功能、术后尿胆素含量和造影剂使用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水化对比

观察组合并高血压和合并糖尿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水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造影性肾病是肾病的一种。它属于一种可逆性急性肾功能损害性疾病[3]。随着现代造影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广泛运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而造影剂是一种高渗性药物,碘的含量高达37%左右,在体内由肾小球滤过但是却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药物在肾内浓度会突然增高而造成对肾的损害,引发急性的肾衰竭导致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接受造影剂的患者通常血清肌酐会在24小时内开始迅速升高,4天后达到最高峰值,一周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值[4]。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在接受造影剂后1周以内肾功能下降,大多数造影剂肾病患者的早期会出现少尿或者无尿的现象,这些患者中有十分之一需要透析治疗[5],因此,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很大。冠状病变患者往往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现象。造影剂的使用使患者肾动脉血液黏度和渗透压增加,加重了肾脏髓质的缺氧、缺血,导致肾小管的上皮细胞死亡,因此,肾功能会迅速恶化。若在介入治疗的同时采用血液透析,但是,透析需要时间,而造影剂在短时间可对肾小管造成损伤,所以,即使透析液无法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6]。而且,经相关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透析对造影剂肾病没有任何预防作用。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造影性肾病有预防作用,因为汀类药物与水发生化学作用后形成水合分子,因此,造影剂肾病患者的体内水化反应高于非造影剂肾病,因此,水化也可作为一种导致造影剂肾病形成的危险因素[7]。术前肾功能异常也影响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本结果显示,观察组中造影剂用量多于对照组、尿胆素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观察组的静脉水化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的静脉水化及造影剂的过量使用都是导致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要十分重视[8]。

【参考文献】

[1]王和平.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1):63-64.

[2]黄凯荣.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8,39(09):1630-1632.

[3]孙悦.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2018.

[4]李含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74-2875.

[5]李亚如,赖金胜,丁莉娟,等.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预防造影剂肾病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07):1158-1162.

[6]王鸿超,刘金明,李芳,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9):9931005.

[7]IloprostPrevents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inPatientsWithRenalDysfunctionUndergoingCoronaryAngiographyorIntervention[J].KonstantinosSpargias,EliasAdreanides,EftihiaDemerouti,AngelikiGkouziouta,AthanassiosManginas,GregoryPavlides,VassilisVoudris,DennisV.Cokkinos.Circulation.2009(18).

[8]RenalInsufficiencyFollowingContrastMediaAdministrationTrial(REMEDIAL):ARandomizedComparisonof3PreventiveStrategies[J].CarloBriguori,FlavioAiroldi,DavideD’Andrea,ErminioBonizzoni,NucciaMorici,AmeliaFocaccio,IassenMichev,MatteoMontorfano,MauroCarlino,JohnCosgrave,BrunoRicciardelli,AntonioColombo.Circulation.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