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及对策

/ 2

影响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及对策

张桂珍

张桂珍(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12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0-0277-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近10年来约升高10%,2004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表明高血压控制率仅为6.1%[1]。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棺钣行У姆椒ㄊ巧缜乐?因此,在社区中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压患者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2]。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一项一本万利的工作,是防治高血压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策略。然而,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现就影响社区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影响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

1.1护理人员的因素

1.1.1缺乏实施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社区护士学历层次偏低,绝大多数护士未接受正规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社区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临床医学、护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与方法,而且还要有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老年医学、营养与膳食等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人际交流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因为社区健康教育不仅仅只依靠个人的力量,还需要整个社区人群的依从和配合。

1.1.2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短缺,从事社区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社区护士大多来自临床护士。社区护理现基本上是以治疗、康复为主,而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太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服务的特色和国家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所以,社区护理人员编制的合理配置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

1.1.3护理观念有待改变健康教育实施中,由于护士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只注重对高血压病疾病本身教育,而对患者心理护理,尤其是指导人群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行为的教育问题未受到足够重视。

1.2健康教育措施运用不当

1.2.1健康教育内容局限,材料短缺。健康教育资料缺乏,远不能达到满足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大都是千篇一律,未能做到因人施教,缺乏个体化指导。

1.2.2健康教育方法单一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和电化教育。因为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形式上多以口头解释为主,不规范,随意性大,资料没有量化,内容不具体。同时口头解释受护士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语言能力、沟通技巧、施教时间等因素影响,使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教育中采用的方法也较简单,内容泛化,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3]。

1.2.3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目前国内外采取的教育形式是集体、小组和单人3种[4]。社区健康教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集体上课,而其他一些形式如通过文艺活动进行人群健康教育更是寥寥无几。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可使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1.3人群的因素

1.3.1缺乏对护理人员应有的信任度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社区人群和患者普遍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持怀疑态度,只信任医生。因此,从主观态度和行为上影响了对健康教育接受的能力。

1.3.2人群个体自身素质差别较大由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对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人群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很大差异。

2应对策略

在护理课程设置中,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文学、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应该有显著的增加,专业基础知识中应增加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慢性病家庭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在能力方面,应突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护理专业提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社区健康需求变化的实用型人才。对已从事或准备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更新、补充有关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健康教育的技能。加强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举办学习班、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这样护理队伍才能尽快地充实和完善。提高护理队伍健康教育质量。

在目前社区护士急缺的条件下,优先考虑有临床经验的医院护士向社区护士转岗。应考虑充分发挥离退休护士的作用,鼓励她们加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中去成为志愿者,因为她们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问题,所以更受居民的欢迎。作为社区护士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区各项工作的需要。

社区护士利用家庭随访的形式给高血压患者进行个别生活方式和服药指导。同时,患者的家属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也不可忽视,通过间接改变家属的行为对患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社会、家庭对高血压患者的支持及人群对高血压病的重视。

社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普及高血压病的卫生知识”延伸到“消除不良行为,形成健康行为”上来。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加强护士队伍自身素质建设,激发社区护士参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高社区人群的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目的,创造健康社区。

参考文献

[1]宋子胜.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管理,护理研究,2010.12(23):127-128.

[2]彭芳.如何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实用医技杂志,2007,9(14):3814-3815.

[3]魏津玲.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思考.现代护理,2005,11(1):79-77.

[4]吴佩文,施晓群.普外科患者教育的思路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