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站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3

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站为例

朱平裴智民

朱平ZhuPing;裴智民PeiZhimin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213164)

(ChangzhouInstituteofMechatronicTechnology,Changzhou213164,China)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时间的相对延长,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已经成立的校企合作工作站,建立党小组,实现了学生党建校内与校外的部分同步,增强了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魅力和实践活力。

Abstract:Alongwiththetime'srelativeextens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postpractice,theeducationandmanagementontraineepartymemberswillalsobechallenged.ChangzhouInstituteofMechatronicTechnologywhichusedthe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workstationwhichhasbeenestablished,whichhasalsoestablishedworkstationpartygroupsetuppartygroup,realizedthepartialsynchronizationofstudents'partyconstructionbothinandoutsidethecampus,andenhancedtheleadershipandthepracticalvigorofthestudents'partyinvocationalcolleges.

关键词:学生党建;工作站;党小组;顶岗实习

Keywords:thestudents'partyconstruction;workstation;partygroup;post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272-02

0引言

随着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创先争优”成为新阶段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现代技术工人的摇篮,“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企业,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便于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自身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党建、特别是学生党建,是党中央增强党组织对我国新生代工人阶级的组织力和领导力的重要举措。

但是,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阶段,由于教学管理的时空背景转移和工作中心的调整,学生党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校内学生党员与校外实习生党员(注:这里的实习生党员,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活动时间、空间和组织环境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加上学生实习“跳槽”的不可预测性,与校园环境中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加强实习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并发挥他们在企业、在实习区域的示范作用,实现校内学生党员和校外实习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部分同步,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党建的创新——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党支部或小组,实行“多点联动”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实习生、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区域内,设置常州、浙沪、南京等八个校企合作工作站,共有30多位教师专门从事学生顶岗实习的教育与管理。因而相应地,按照实习区域建立工作站党小组,能够加强实习生党员的教育、考察和管理。

1.1以工作站为连接点,建立党小组的组织网络在实习生较多的大企业或地点相近的几个实习单位中学生党员达到3人及以上的建立党小组(由学院指定一名实习生党员担任组长);实习单位比较分散、不具备建立实习党小组条件的,统一归入工作站党小组,由工作站站长或实习专职指导教师担任组长,所有党小组与工作站党小组协同开展工作。这样,大工作站可以建立若干个党小组,进而成立党支部,小工作站一般一个党小组,并按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思路,上一届实习生党员毕业了,下一届实习生党员替补进来。

1.2以工作站党小组为支撑点,打造校内外纵向联动的教育、管理网络校企合作工作站党小组,虽然不接转组织关系,但可以组织实习生党员继续学习党章、接受党的教育、不定期参加组织民主生活和组织生活,做好实习生党员的临时管理,与实习生党员谈心,听取他们的思想汇报,代收党费等。而且,校企合作工作站党小组能够协助各系学生党支部做好实习生党员教育、考察与管理(如图)。对实习生预备党员,小组可以根据他们在企业的工作表现,对他们进行考核(即反馈给系部以作定论依据);对发展对象则是协助系部做好季度考察,并如实地反馈考察意见;对入党积极分子则听取、收集思想汇报,适时反馈给各系部学生党支部,并提出建议(如:能否确定为发展对象)。

1.3以企业基层党组织为拓展点,构筑实习生党员的校企横向共管网络随着党建工作全面推进,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也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工作站党小组与一些企业的党组织建立正式联系,让学生党员定期参加这些企业的组织生活,向企业的先进党员学习。同时,与企业的党政工团进行一定的信息互动,及时交流党建信息,加强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党小组遵循“参与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强制、帮忙而不添乱”的原则,与企业的党政工团等组织进行交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引导我院实习生党员为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而服务。

因此,以工作站所联系的数百个企业基层党组织为基础,利用党小组积极拓展学生党员的共建、共管网络。

2校企合作工作站党小组的实践——“五化”

组织实习生党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是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活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2.1学习形式网络化建设一个网站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运用网站这个优势媒体对实习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很好的教育和培养。高职院校可以利用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网络,开设“党的知识”、“党章学习”等栏目,供实习生党员网上学习,以最快速度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可以增设法律(劳动合同法)知识、市场经济等方面内容,供实习生党员自学;工作站党小组也可以开设网上论坛、以某些实习生党员先进事迹,开展网上互动等活动。总之,“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使实习生党员的学习形式网络化。

2.2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取请部分友好党工团负责人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为实习生党员专题讲座、看电教片等;也可以利用实习生党员的适时返校,与在校学生党员座谈,进行生动的体验式教育;对于有党组织的企业,倡导实习生党员参与企业党政工团活动——政治学习、党日活动、参观教育。工作站党小组还要积极参与企业党组织的一些活动,配合企业党组织做一些工作推动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使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2.3党员考察、管理电子化通过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实行成熟的数据库技术管理实习生党员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入党积极分子递交思想汇报、党组织初步审查、反馈思想汇报,网络化考察实习生党员的思想动态等,从而极大地简化党建日常流程的工作量,提高顶岗实习管理的效率。

2.4服务常规化校企合作工作站流动(小组)通过开展贴心服务,让广大实习生党员,乃至在外务工的往届毕业生党员感到学院党组织的温暖和浓厚的母校情,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流动(小组)是“以人为本”的党员培养与管理的新途径

有了校企合作工作站党小组,就能够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解决实习生党员联系难、考察难、评价难的问题,加强实习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3.1校企合作工作站小组,是衔接校内学生党建与校外实习生党建同步的最佳选择大一、大二培养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一批“观望”群体参加顶岗实习后,由于时、空的差距,不可能参加校内学生党员的所有活动,他们的组织生活难与学院同步。况且,很多企业或没有建立党组织,或建立党组织却未正常开展工作。而工作站小组的设置,刚好弥补了这一“管理真空”。

3.2校企合作工作站小组,是延续实习生群体对党的追求,在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党建的有效探索校企合作工作站党小组,能够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灵活机动地选择附近的公园、免费景点或僻静场所,组织小组党员反馈、讨论、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收集、协调并力所能及地解决实习、就业问题。这种方式,对实习生党员既是休息,也是心得交流和教育。这有利于在实践上将工作站党小组变成实习生党员的“加油站”。

因此,校企合作党小组是发挥实习生党员“创先争优”示范作用的重要平台。这批实习生党员“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整体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积极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作为先进生产力所具有的品格,将会越来越鲜明,从而党的阶级基础将进一步增强”。如:拥有实习生487人的昆山站,虽然实习生党员16人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工作站党小组在“争先创优”的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的先进示范作用,使这些分散在各企业中的实习生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成为“排头兵”,推动了校企融合。

4校企合作工作站小组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校企工作站党小组建设是一个新事物,党内对这种过渡期的党建未作具体的规定。因此,对此需要更多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工作站党小组隶属校企合作办公室党总支,负责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协助考察,而实习生党员的组织发展、考核评价都在校内各系学生党支部,他们之间的关系属性尚未明确、工作机制尚待确立。

另外,有些外资、民营企业对工作站党小组参与企业的部分活动存在疑虑和不理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林莉,胡玫艳.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44.

[3]甘桂阳.完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中):32.

[4]曹泽林.信息时代的党建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0:3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站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SGSY2009YB392主持人:朱平)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朱平(1965-),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裴智民(1971-),男,湖北蕲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