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杨丽靳艳

杨丽靳艳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临潼710600

【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保护能力。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筛选100例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拾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葛根素组。葛根素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神经损伤评分显示: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红花黄色素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葛根素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抑制缺血导致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键词】脑梗死;葛根素注射液;缺血再灌注损伤;NIHSS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脑卒中在引起人类死亡的疾病中位居第二位,在导致人类身体残疾的疾病中位居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缺血性脑卒中占到了全部脑卒中的80%。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原因多样,包括血源性栓塞、脑动脉硬化斑块处继发血栓、脑动脉硬化斑块破裂等。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造成患者脑组织损伤的机制为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往往更为严重。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脑内神经元能量供应不足,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通透性升高,氧化磷酸化解耦联,促凋亡蛋白大量释放,最终导致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坏死。资料显示,脑梗死后每秒有近200个神经元死亡,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留下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脑梗死治疗包括溶栓、抗凝、神经营养、以及康复锻炼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传统治疗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多数基层医院难以开展,这就为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治疗造成了巨大障碍。其他疗法主要针对保护神经及预防二次梗死,对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没有确切疗效,因此亟待开发有效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来减轻神经损伤,保留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中医中药成为脑损伤保护的研究热点,多种中药来源的针剂具有较为明确的脑损伤保护作用。其中葛根素注射液就是备受关注的一种脑保护药物。

葛根素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来自于葛根,近年来研究发现,葛根素具有扩张脑血管,抗血凝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所致后遗症、高粘脂血症、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葛根素作为脑缺血治疗药物,有确切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葛根素与传统西药治疗脑梗死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然而其联用西药后对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探究葛根素注射液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CT或MRI检查,并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将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葛根素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7.2±5.9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男性21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8.8±6.7岁。入院后即检查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对2组患者均进行了相关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对其饮食进行控制,并针对性的进行运动指导。药物治疗情况如下,奥扎格雷钠80mg/日;乙酰谷酰胺0.5g/日;依达拉奉30mg/日;低分子肝素钙5000u,2次/日,连续治疗14天。葛根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葛根素100mL/日,连续治疗14天。对每位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相应口服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NIHSS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药物治疗保护作用;

②不良反应率。

1.4疗效评价

把NIHSS评分作为主要的疗效评价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IHSS评分变化情况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14天后两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脑梗死患者脑组织损伤的关键环节,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依靠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天然物质近来成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热点,常见的有红花黄色素、血栓通、灯盏花素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4]。葛根素是来自葛根的天然物质,其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和脑循环的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临床上作为脑梗死治疗的辅助治疗药物。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都发现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积极意义[5-7]。

本次临床观察发现,常规西药治疗联合葛根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患者入院时总体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天后,联用葛根素注射液的患者平均NIHSS评分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依据患者NIHSS评分下降程度进行对比发现,联用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安全方面,联用葛根素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统计学分析后发现而组患者并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性高。综上,本研究发现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同时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06):60-61.

[2]叶斌,李文娟,郑岚,等.红花黄色素对脑梗死血流变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02):219-221.

[3]郭玉贞.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01):134-135.

[4]刘文贤.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3-144.

[5]王敏.葛根素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11):989-990.

[6]印春.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6):126-127.

[7]常明则,田晔,乔琳,等.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时间窗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1):23-26.

作者简介:

靳艳(1979-08),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