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按需维保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电梯按需维保的方法

林立奇

浙江赛福特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电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其运}亍质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电梯在投入运行后,就成为建筑物的一个近乎永久性的配套设施,它不像其他普通商品可以随便更换,那么其运行质量安全的控制,一个重要的管理措施就是定期进行电梯维保。本文分析电梯维保存在的问题,提出电梯维保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梯;维保;措施

维护保养工作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电梯维保单位应规范维护保养行为,提升维护保养质量,保障其维保的电梯安全运行。与此同时,电梯监管部门、检验部门、使用单位及乘梯人员等也应各尽其责,共同保障电梯使用安全。

1电梯维保存在的问题

1.1使用单位安全意识淡薄。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而目前我国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电梯日常使用管理,没有设定专门负责电梯安全的人员。对电梯维护保养缺乏正确的认识,舍不得投资,不按要求签定维保合同,或者签订的维保合同里规定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维保项目不全面等,使维保单位对电梯的维保质量大打折扣。使用单位在管理上放松要求,使电梯维保流于形式,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运行质量得不到保障。

1.2维保单位良莠不齐,低价竞标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条例取得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目前我国电梯维保单位良莠不齐,维保市场混乱无序、维保质量低劣,直接影响了电梯安全运行,维保费的严重缩水。导致虽然形式上每部电梯都有人在定期做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电梯维保公司却为了节约成本,维保质量大打折扣。另外在电梯维保竞标中,物业公司基本上是让价低者中标,而不是从服务与价格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良择优。这样就造成维保公司竞相压价.从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过于低廉的维保价格必然带来较差的服务。有的维保单位甚至没有取得合法资质,从人员、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到管理规章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都不能很好地保证维保业务正常开展。

1.3专业维保技术人员紧缺,现有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电梯行业涉及到机械、电工等多方面知识,技术性要求较高。取得电梯维修保养上岗资格证后,要成为技术娴熟合格的电梯维保工,一般需要继续跟班学习三到五年时间。目前电梯品牌众多,各种类型的故障都可能发生,电梯维保工的经验积累也很重要,所以要成为独立工作的合格维保人越来越难。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电梯专业维保技术人员紧缺问题越来越凸显。由于专业人员缺少.电梯数量又急剧增长,使得原先只负责维保3O部电梯的人,现在要维保6O部甚至更多台电梯,维保质量可想而知。现有电梯维保从业人员普遍是临时务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业务素质不高,无证上岗,有的是取得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电梯技术还是一知半解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正能预见电梯存在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解决的相当少。

1.4电梯维保不规范.事故救援不及时。电梯维保按时间和内容可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保养。各阶段需要维保的内容都有明确规定,有维保单位把所有维保项目都列入半月维保范围,不管是否进行维保,都作记录;有维保人员不按《条例》中规定,每15日进行一次维保,而是一月做一次维保。一次填两次维保记录,电梯使用单位又无人在现场监督检查,电梯是否进行了保养很难确认;有维保人员只会做加油,扫灰,并不对电梯进行详细检查,敷衍了事。《规则》规定:维保单位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报告后,维保人员到达现场施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抵达时间不得超过3O分钟,其他地区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但据调查发现很多维保站点接到故障通知电话后,没有及时赶赴现场排除故障。有些严重的电梯困人事故,因其拖延时间,错过最佳救援时机,造成恶劣后果。

2电梯维保解决措施

2.1落实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提高安全意识。根据《条例》,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使用单位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除具体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外,还要对维保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在维保记录上签字认可等。切实落实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电梯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水平,才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另外要提高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通过网络、电视和广播等手段宣传电梯相关法律法规、正反面典型电梯事故案例以及电梯安全管理等知识,增强使用单位对电梯安全工作的重视,具体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真正监督维保单位严格按照维保标准开展工作,有效提高维保质量。

2.2建立专业化、规范化、技术强的维保队伍。我国目前电梯专业维保技术人员紧缺,电梯制造企业和维保单位有责任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维保技术人员,建立专业化、规范化、技术强的维保队伍,保证电梯维保市场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对于现有业务素质不高的维保人员,加强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形成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提高工作责任意识,保证维保工作质量。

2.3强化现场安全监察,严厉打击违章作业行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要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开展巡查。发现违章行为,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对隐患问题要严格督足整改,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并实施回查,确保整改到位。

2.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依靠降质降价恶性竞争、无维修保养资质的单位依法依规从严处理;推进维保合同规范化,促进维保市场最低价格保护机制的形成;加强宣传.使维保单位工作质量状况信息公开化。让业主了解电梯维保单位,通过市场手段促进维保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加对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巡查次数.建立不定期巡查回查制度,发现违规作业行为,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化,高楼大厦代替了低矮平房,在室内,电梯成为上下楼梯的替代品和不可缺少的城市用品.而电梯在给人们带来“上上下下”便利享受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苏长生.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仇勇.浅谈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及监督检验对策[J].装备制造,2016,(08).

[3]易风华,徐义.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15(06).

[4]何彦,张杰.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