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钢板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治疗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3

经皮钢板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治疗的影响分析

彭劲

(四川雅安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雅安6252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116例,将其依据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比较短,术中出血量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9例),治疗组为1.72%(1例),治疗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56.90%(33例),治疗组优良率为87.93%(51例),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在胫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有着良好的效果,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经皮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055-03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percutaneousplatefixationonthetreatmentoftibialfractures.MethodsAtotalof116patientswithtibialfractures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toJanuary2017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treatmentgroup,58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ordinarysteelplatefixation.Thetreatmentgroupwastreatedwith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internalfixation.Theoperationindexes,complicationratesandcurativeeffect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Inthisstudy,theoperationtime,hospitalstay,fracturehealingtimeweresignificantlyshorterand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waslower,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controlgroupwas15.52%(9cases),thetreatmentgroupwas1.72%(1case),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thecontrolgroupwas56.90%(33cases),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thetreatmentgroupwas87.93%(51cases),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fterthestudy,intheclinicaltreatmentofpatientswithtibialfractures,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fixationhasagoodeffect,smalltrauma,highrateoffracturehealing,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slow,itisworththe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Percutaneousplatefixation;Tibiafracture;Curativeeffect

胫骨骨折是目前医院骨科中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目前,在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切开内固定复位术,通常而言,为了使得骨折绝对稳定,在手术中运用骨膜剥离方式,复位手法相对而言比较粗暴,术后恢复缓慢,而且很容易发生感染、迁延不愈等情况[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胫骨骨折的常用方式,但由于患者前内侧软组织保护性较弱,骨折后经常出现皮肤坏死、骨髓炎等并发症。近些年,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骨生物学、生物力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逐渐应用到胫骨骨折临床治疗中,为具体研究经皮钢板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治疗的影响,笔者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医院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一共116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成员。入选标准:所有患者都属于胫骨骨折,符合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病理性骨折患者,排除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排除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其中,治疗组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5.2±2.3)岁,采用AO分型,包括A型21例,B型17例,C型20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高处坠落伤18例,其他伤10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5.4±2.2)岁,采用AO分型,包括A型23例,B型17例,C型18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28例,高处坠落伤19例,其他伤11例。经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无区别,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体位,运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案,首先做好骨折位置标记,以断端为中心,做纵行的切口,切开皮肤、筋膜,暴露骨折断端,清洗干净后开始复位,注意保持胫骨关节面平整,置入钢板后,采用松质骨螺钉、皮质骨螺钉固定,完成后冲洗伤口,留置引流管,缝合包扎。

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仰卧体位,运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针对不同位置的胫骨骨折,采用不同的方式。首先是上端骨折,在患者胫骨前外侧做切口,从膝关节外侧分离皮肤、筋膜等软组织,直至胫骨结节前外侧,暴露骨膜,然后在深层筋膜与骨膜之间建立隧道,开始间接复位。在隧道内置入钢板,调整位置,近端以一枚骨螺钉固定,根据钢板的大小,在远端孔处做0.3cm的小口,置入骨螺钉固定,然后在C型臂透视下完成复位。其次是胫骨下端骨折,在患者骨折远端前内侧做2cm的切口,建立隧道方式等同于上端骨折。另外是胫骨中段骨折,切口的选择取决于骨折位置,建立隧道与上等同。手术缝合后,无需外固定,为患者抬高患肢,制动时间为72h,疼痛减轻后可以开展功能训练,术后3周可以借助双拐进行不负重行走,直至弃柺,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包括钢板外露、延迟愈合、软组织感染等。

采用Johner-Wruh疗效评分标准评价疗效[2],分为优、良、中、差。其中,优:无畸形,关节活动度不受限制,无明显疼痛,日常活动不受限。良:有轻微神经血管损伤与畸形,关节活动度稍微受限。中:有明显的神经血管损伤,畸形包括内翻、外翻等,关节活动度受限,膝关节与踝关节总体活动度不足50°,中度疼痛,日常活动严重受限。差:重度神经血管损伤,畸形严重,关节活动度受限,重度疼痛,生活不能自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使用χ2检验,组间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治疗组手术指标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8.5±12.5)min,术中出血量为(360±45)ml,住院时间为(18.5±2.3)d,骨折愈合时间为(16.4±2.5)周。

治疗组:手术时间为(52.5±7.6)min,术中出血量为(210±30)ml,住院时间为(10.5±1.5)d,骨折愈合时间为(13.4±1.7)周。

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手术时间(t=13.5353)、住院时间(t=22.1880)、骨折愈合时间(t=7.5572)都明显比较短,术中出血量(t=21.1223)更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手术后,钢板外露3例,骨延迟愈合4例,软组织感染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9例)。

治疗组:手术后无钢板外露和软组织感染情况,仅有1例骨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72%(1例)。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038,P<0.05)。

2.3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疗效比较

采用Johner-Wruh疗效评分标准比较疗效。

对照组中:优13例,良20例,中22例,差3例,优良率为56.90%(33例)。

治疗组中:优20例,良31例,中7例,差0例,优良率为87.93%(51例)。

优良率比较中,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821,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中,胫骨骨折是骨科中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在解剖中,胫前外侧软组织属于缺血区域,并且覆盖薄,因而胫骨骨折时经常会伴随着明显的软组织损伤,而胫骨骨折大多都是高能量、高速度损害,同时由于胫骨血供系统比较薄弱,因而骨折后还会导致骨髓腔动脉损害[3]。在临床治疗中,普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做手术切口时,通常选择在前外侧或正中,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软组织剥离较多,损害较大,会明显影响患者骨折位置的血供状态,因此会导致术后软组织感染、骨延迟愈合等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9例),其中就包括骨延迟愈合4例和软组织感染2例,相对而言,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1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运用的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此种术式是近些年才逐步应用到胫骨骨折治疗中的一种新型手术,采用小切口暴露患者骨折断端,然后进行复位,不仅效果高于手法复位,同时还由于切口小,只进行骨膜外筋膜剥离,因而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患者骨折局部的血供系统[4],减少了对血运状况的损伤,因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仅有1例患者出现骨延迟愈合情况。此外,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是微创手术理念的进一步拓展,随着内固定器材的发展,胫骨骨折治疗选择的余地也有了一定的扩展,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骨折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以深筋膜下骨膜外剥离开展手术,减少了对患者局部的创伤,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也比较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治疗组手术指标比较中,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比较短,术中出血量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各方面手术指标的确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另外,采用Johner-Wruh疗效评分标准,对照组优良率为56.90%(33例),治疗组优良率为87.93%(51例),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的时候,首先需要依据X线片中患者胫骨形态选择合适的钢板,并且在术前确定安放位置,以8孔的C型钢板最佳,进行形态预弯。其次,复位完成后,需要进行胫骨牵引,保持骨折对位对线,避免复位不良[5]。再次,对于A型骨折患者,解剖复位越快越好,而对于B型或C型,可以在骨折处额外加做小切口,采用骨膜隔离子辅助进行复位。

综上所述,在胫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有着良好的效果,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新平,刘康,王金军,等.腓骨后外侧入路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远端A3型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3):207-212.

[2]吴友利,陈东平,王冬冬,等.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4):2092-2094.

[3]鲜佩璇.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16):7-8.

[4]杨东方,赵增斌.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对比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4):567-568.

[5]朱兴建,杨兵,张宗山,等.锁定加压钢板内侧与外侧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5,(1):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