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络纳联合耐信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新络纳联合耐信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对比

陈芋利

陈芋利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3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仅仅给予患者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胃食管反流病评分量表(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Q,GERD-Q),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率以及临床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临床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以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胃食管反流病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77-0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1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联合药物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内镜等检查后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酸、吞咽困难、胃部具有灼热等[1]。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8例,观察组6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0.2±3.5)岁,患者病程3个月到4年,平均病程(3.1±0.6)年;对照组患者男性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58.5±2.0)岁,患者病程4个月到5年,平均病程(3.3±0.8)年,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每次20mg,每天两次,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每次10mg,每天三次,口服;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仅仅给予患者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使用的药量和观察组一致[2]。两组患者连续建设性8wk的治疗,在治疗的期间戒烟戒酒、禁忌咖啡、浓茶等对药物具有影响的东西。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空腹进行胃镜检查,测试内镜下,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情况进行记录。

1.2.1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在临床上症状全部消失,在停药后的一定时间均为复发,胃镜的检查在评价的一级之上。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在胃镜下评价在一级之上;无效:临床上症状为减轻,内镜评价没有下降。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3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患者的相关数据采取分类及汇总的方法进行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各类数据采取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变化情况比较

表1主要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变化情况比较

3.讨论

胃食管反流主要由于胃食管内部胃液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和食管反流症状,称之为胃食管反流[2]。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因素比较的多,主要包括胃食管本身免疫的降低、胃食管下肌功能存在障碍和食管体内运动异常等引起的胃食管机械功能的紊乱[3]。在临床上,胃食管反流主要表现为:(1)胃部具有灼热和反酸等现象。主要在患者进食之后出现症状。(2)吞咽食物比较困难。出现严重的食管炎时,就会发生吞咽困难等症状,主要由患者体内的酸性反流物将食管的下皮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背、腰部、肩部、颈部类似心绞痛的症状出现[4]。长时间的症状可以引起食管痉挛,在食管狭窄的时候,患者的吞咽会更加严重。本次试验主要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评分量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前为19.21±2.74,在经过治疗后2wk为15.79±2.31;在治疗后4wk为11.79±1.87;在治理后8kw为10.93±1.31;对照组治疗前为19.55±2.54,在经过治疗后2wk为17.01±2.05;在治疗后4wk为13.51±2.05;在治理后8kw为11.40±1.45;观察组68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以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萍.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3(4):231.

[2]鹿丙奎.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05):185.

[3]魏素梅.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02(01):74-75.

[4]熊邦定.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6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32(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