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阻肺病人行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对慢阻肺病人行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分析

万圆燕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阻肺病人行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2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COPD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等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升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重建健康行为,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路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由于病程长,患者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院外进行自我治疗及护理,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及健康行为的养成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的发展方向。健康教育路径即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本研究在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探讨其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58.90±12.45)岁;平均病程(10.5±4.5)年。对照组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9.23±11.60)岁;平均病程(10.5±4.5)年。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COPD临床诊断标准;COPD稳定期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授权同意书。②排除标准:COPD急性期;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器官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及出院指导等措施。

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具体方法如下:①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以COPD、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等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通过患者访谈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根据访谈结果归纳出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咨询长期从事COPD临床护理工作的主管护师及呼吸内科专家教授,结合临床路径理论,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表。健康教育路径表以时间为顺序,包括护理内容、实施日期、教育方式、效果评价、护士签名等。②干预人员培训:对课题组成员就COPD护理及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统一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完全掌握路径表护理内容,并严格按照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③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课题组成员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业务水平,每日需按照路径表实施相应护理并记录,按照患者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详细记录出现的路径变异并查找原因,将路径表悬挂在患者床位以便患者、护士查看。

1.4观察指标①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评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高。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进行患者健康行为评估,评分越高健康行为越好。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各项评分均属于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护理前均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COPD不仅病程长,而且往往呈慢性进行性发展,COPD的发生及发展与患者生活方式、护理能力、获得健康知识途径等有关。临床研究发现,COPD患者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满足自我保健、日常护理需求,这对疾病控制有不良影响。健康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以传播、教育为手段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医护人员是患者获得疾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传递健康知识,能够帮助患者与疾病斗争,促进疾病早日康复。自我护理是一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行为,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是一种有目标和方向的个体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直接的初级健康护理方法,若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将大大节约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本调查采用ESCA量表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简单易行、实用有效,已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次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保持或恢复健康所采取的行为,健康行为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责任、人际支持与对照组比较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健康行为的促进养成除需国家、社会给予相应帮助外,还需要医护人员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传播健康知识,增强患者健康意识。

总之,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比较常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效果,得出健康教育路径可向患者提供规范性、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服务,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水平有积极影响。受时间影响,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不足,而且随访时间稍短,需在下一步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

参考文献

[1]方珍,黄玲.对慢阻肺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0):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