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深圳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吴浩生1殷道根2仇君2曹中强2杜玉开2章

吴浩生1殷道根2仇君2曹中强2杜玉开2章明辉1林奕嘉1(1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深圳51802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目的通过对深圳市13家安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调查,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预防空调系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内4类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使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对目标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在空调环境下对目标人群生理、心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①本次研究共调查1221人,男性542人,占44.4%,女性673,占55.1%,并且不同性别从业人员在同一公共场所中不良症状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暴露于空调环境下1-2年、3-5年、5年以上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其不良症状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暴露在不同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其中医院共调查316人,四星级宾馆406人,普通旅店220人,政府写字楼及商场280人,并且不同场所之间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集中空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一般症状、眼睛症状、呼吸道及口腔症状、皮肤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均较高,且不同性别、暴露时间不同、不同公共场所之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健康状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和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然而人们却没意识到空调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城市建筑物(商场、写字楼、工厂)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它不但能提供舒适的温度、湿度环境,而且能提高工人在恶劣天气的工作效率。但同时,由于空调通风系统本身设计、安装、运行管理、清洁等各环节存在的诸多不合理,可能产生和加重空气污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而可能引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1]。并且,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为了节能,这些新建的空调建筑物的密闭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室内与室外空气交换量减少,室内空气质量更大程度的依赖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质量[2]。长期在空调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常常反应室内环境质量差,继而出现烦闷、乏力、失眠、嗜睡、头痛、胸闷、恶心、易患感冒等自觉症状。为了了解深圳市装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12年5月到8月对市区的宾馆(旅店)、商场、医院、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本次健康状况的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不同类型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大型公共场所;其中医院2家(三甲、二甲医院各一家)、政府行政机关大楼1家、四星级宾馆4家、大型商场(超市)2家以及普通旅店4家。将以上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研究对象需要满足以下标准:①年龄在18~60周岁;②在空调环境下工作至少1年以上;③在该场所工作前,本人未曾患有过敏、哮喘、慢性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眼部疾病等。

1.2研究方法

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向长期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日常生活习惯、一般症状、眼睛症状、呼吸道及口腔症状、皮肤症状等。

1.3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收集的资料全部采用EPidata3.2软件建库录入,录入完毕用Excel2003、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涉及的方法有一般统计学描述如频数、构成比等,以及χ2检验等。

1.4质量控制

统一培训调查员,并在前期进行了预调查,对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现场审核问卷,问卷均由调查对象回答,调查结束后调查员要对填写内容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有疑问应重新询问核实,如有遗漏项目要及时补填,对其中不符合条件的问卷进行剔除。调查后将调查问卷统一进行数据录入,所有调查问卷均采用了双录入,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核对和逻辑检查。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调查1221人,调查对象小于30岁有637人,占52.2%;30-40岁有311人,占30.2%;40岁以上有203人,占11.9%;另有70例没有填写性别,占5.7%。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时间为1-2年、3-5年、5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3.1%、19.8%、35.7%。见表1。

表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2.2调查对象分布

所有调查对象中,男性542人,占44.4%,女性673,占55.1%,男女比例差别不大。按调查的公共场所分布,医院共调查316人,占25.9%;四星级宾馆406人,占33.2%;普通旅店220人,占18.0%;写字楼及商场280人,占22.9%。见表2。

表2调查对象分布情况[n(%)]

2.3性别差异

从性别上看,一般症状、眼睛症状、呼吸道及口腔症状、皮肤症状的发生率均是女性比男性高,且都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不同性别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n(%)]

2.4不同暴露时间比较

将一般症状的发生率按暴露时间1-2年、3-5年、5年以上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对每一项症状的发生率进行了χ2检验,按照α=0.05的水准得出结论,其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背部或关节疼痛、疲劳嗜睡四项症状的Ρ<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不同暴露时间一般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

2.5不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

将空调环境下常引起的一些主要症状的发生率按照不同公共场所的分布进行了计算,分别得出各公共场所主要症状的发生率。并按不同公共场所进行了χ2检验,得出结论为政府写字楼及商场、医院、普通旅店和宾馆中工作人员各不良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头痛头晕、背部或关节疼痛、疲劳嗜睡、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医院各不良症状发生率最高,而宾馆最低。见表5。

表5不同公共场所空调环境下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调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安装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如宾馆、医院、商场等。而据报道,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容易使人产生烦躁、乏力、恶心、头痛、工作效率及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一系列表现[3]。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建筑物相关疾病(BRI)等已经开始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如杨翠婵等报道,暴露在中央空调环境中,出现头昏、头疼、疲乏瞌睡、食欲减退、腰背痛、呼吸道刺激征、眼刺激征等症状中,眼刺激症状最为明显,暴露组SBS的发生率是对照组的4倍多[4]。所谓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ickbuildingsyndrome,SBS)亦称为病态建筑物综合征,是近年来国外有关专家首先提出来的,国内有人称为空调病,是由于建筑物内室内污染、空气交换率很低,以致在该建筑物内活动的人群产生一系列非特异症状。这些症状主要包括眼睛、鼻和咽喉、上呼吸道刺激症、头痛、疲劳、精力不足、健忘、嗜睡、全身不适和工作效率低下等[5]。与之类似的术语还有建筑物相关疾病(BRI)、办公室病等。如今,国内外均有一些关于空调环境对室内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如徐雷等的研究发现,在空调环境中,由于使用不当,可使室内污染物CO2、甲醛浓度明显升高,负离子浓度降低。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人群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机体免疫力已有不同程度下降[6]。Backman等曾调查12栋封闭式中央空调大楼的从业人员877名,结果35%被调查对象对室内空气的质量表示不满,29%表示有眼部不适感觉[7]。

本次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女性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宋森炎等[8]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相同条件下,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时间不同,其不良症状发生率也有差别,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时间越长,即暴露于空调环境越久,不良症状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一点与宋森炎等对暴露空调环境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结果类似,即不同暴露时间人群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别,且暴露时间越长,机体出现不适反应症状越明显[8]。

此外,调查的几大类公共场所各症状的发生率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其中头痛头晕、背部或关节疼痛、疲劳嗜睡、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梁绵英等的研究显示装有空调的调查组头昏、乏力、多梦和易感冒或咽部不适感的主诉高于无空调的对照组,同时观察到空调作业人员慢性咽炎等上呼吸道疾患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黄玉玲等的调查表明,空调办公环境的办公人员,头晕、头痛、胸闷、眼干流泪、视力下降、月经不调等症状明显高于自然通风环境组,差异有非常大的显著性[10]。并且各公共场所不良症状发生率均比较高,特别是医院的发生率最高。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医院环境比较特殊,医生和护士长期处在医院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其本身比一般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所接触到的有害物质的机会更多;②医务人员的工作氛围相对比较紧张,工作压力相对一般单位要大;③所调查的大部分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年限都在三年以上;④医务人员由于其自身工作的特殊性,自身可能比较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对于其他人群其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

但是,很多健康问题并不是空调本身所导致的,而是由于对空调的使用不合理,清洗维护不及时,只注重对空调的使用,而忽视了管理和维护,以致很多地方都存在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学问题。马晓军等对成都市大型商场和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情况进行摸底,发现其总体合格率仅为10%,说明成都市大型商场和宾馆的集中空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2]。张素敏对邯郸市大型商场的调查发现商场通风换气差,商场的空气污染较严重[11]。郝艳射对太原市10家商场(超市)集中空调系统监测调查发现,空调送风口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多数达不到相应的卫生要求[12]。而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学问题往往导致室内空气的污染,并给其中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健康上的威胁。所以,公共场所应加强对集中空调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以保证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商晓春,张睿,赵雪琴,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6):1183-1186.

[2]马晓军,杜慧兰,何磊,等.成都市大型商场宾馆集中空调污染状况调查[J].全国环境卫生学术研讨会.

[3]宋森炎,郑群,杜救,等.衢州市空调环境不良因素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1):49-51.

[4]杨翠婵,陆也民.空调办公室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J].广东卫生防疫,2001,27(1):58.

[5]杨克敌主编.环境卫生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6.

[6]徐雷,何云,赖洪飘,等.密闭空调环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15(5):267-269.

[7]Backmanh,HaghighatF.Indoorairqualityandoculardiscomfort[J].JAmOPtomAssoc,1999,70(5):309-316.

[8]宋森炎,郑群,汪垂章,等.暴露空调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8(2):55-57.

[9]梁绵英,林锦明,查永如,等.空调环境空气质量及其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04,31(4):21-23.

[10]黄玉玲,王丽波,曲艳芳,等.新装饰的空调办公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3,29(6):362-363.

[11]张素敏.商场空气污染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2,9(3):245-246.

[12]郝艳射.太原市10家商场(超市)集中空调系统监测调查[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9):1566-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