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陈梦宇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室,江西新余338025)

【摘要】目的:探讨心房粘液瘤的超声诊断的价值,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作用。方法:分析21例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声像图特点,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1例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其中有20例手术后确诊,1例误诊为心房内活动性血栓。诊断率95.20%。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3-0231-02

心脏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以良性肿瘤较多,粘液瘤是较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其中75%的粘液瘤见于左房。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收集我院2008-2018年以来在我院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粘液瘤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20例经手术治疗并且病理证实,1例误诊为活动性血栓。临床表现为心悸、仓促、乏力的患者有5例;头晕甚至晕厥,症状呈间歇性,听诊心尖可闻及舒张期滚筒样杂音10例,其中1例为:35岁女性,左房粘液瘤致大面积梗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和左侧颈内动脉栓塞。

1.2仪器和检查方法。仪器采用vivid7,探头频率2.5-5.0MHZ。患者取平卧或左侧卧位。通过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剑下四腔心或双房双切面进行多切面仔细观察心腔内特别是左房内是否有占位性肿块,以及检测肿块的大小、形态、数目,是否有蒂及蒂的附着部位。肿块的活动度是否造成房室瓣的狭窄。

2、结果:

21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粘液瘤病例手术病理证实为20例,确诊率为95.20%,其中左房粘液瘤18例,右房粘液瘤2例,1例误诊,为左房内活动性血栓。21例病例中多发性肿块2例。本组病例中16例舒张期房室瓣口可探及五彩相间的射流。本组病例中有1例左房粘液瘤患者致左侧大面积脑梗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和左侧颈内动脉栓塞。超声所见左房内见一大小3.5×2.3cm高回声团块,舒张期突向二尖瓣口,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心房团块导致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增快。

3、讨论:

Edler等1956年首次通过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粘液瘤,开始了用超声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显示心脏粘液瘤的部位,活动度,可观察肿块所造成的心血管的继发性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目前无创性诊断心脏粘液瘤的最佳方法【1】。

心房粘液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在心脏各房室腔都可能,但其主要发生部位为左心房,约80%左右,右房粘液瘤占15%【2】。

左房粘液瘤超声心动图特点:(1)形态:心房内见一致密团状强回声,多为椭圆形或类圆形,一般回声均匀,瘤体表面光滑或有小的突起,呈毛刺样。(2)大多数粘液瘤有蒂,大多数附着于卵圆窝边缘。(3)有蒂的可随心动周期舒缩而活动,舒张期移向二尖瓣口,收缩期返回心房。(4)彩色多普勒:瘤体大时舒张期阻塞二尖瓣口,出现明亮的红色射流束【3】

本组病例左房粘液瘤18例,声像图:左房均增大,左房内见等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舒张期通过二尖瓣口进入左室,收缩期返回左房内。有10例造成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加快,出现明亮的五彩相间的射流束。9例病例可见蒂,附着于房间隔卵圆窝边缘,2例附着于左房壁。1例误诊,左房后壁可见一等回声,蒂不明显,但可随心动周期舒收而活动,术后为活动性血栓。因此左房粘液瘤需要与心内血栓特别是活动性血栓、瓣膜赘生物相鉴别。

表1:

另外,本组病例中有1例左房粘液瘤导致左侧大面积脑梗,左侧颈内为栓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心房粘液瘤虽是卒中的罕见病因,但却常常导致青壮年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早期诊断左房粘液瘤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心房粘液瘤具有很高特异性,较高的敏感性,而且是非损伤性诊断的有效手段,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性作用,使患者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疗。

[1]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下册)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03

[2]郝粉娥。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脏粘液瘤。七例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7(05):165-167

[3]杨媛、房芳等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二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