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的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的案例分析

黄桂平

广东同益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佛山528000

摘要:质量问题作为决定性、根本性的问题,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近年来,频频出现的质量事故给企业、社会、国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果企业没有质量观念就不可能持久地、有效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就会妨碍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本文就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进行了相关切入分析,以期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与体系。

关键词: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引言: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有效形式之一是质量成本控制。企业要想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增加或降低成本,就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将质量与成本有机的结合,即做好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1.质量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1.1预防成本与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关系

预防成本通常是随着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的提高而增加的。因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其中包括产品设计费、流程设计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有许多企业对预防成本不太重视,认为预防成本是多余的支出,对其投入很多没有太大的必要,企业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行,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1.2鉴定成本与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关系

鉴定成本通常会随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而降低。质量鉴定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发现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证质量能够持续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例如在日本企业中,每名员工都对任何一个已发现的质量问题特别重视,绝对不让有质量问题的加工零件进入下一道生产程序。这种做法有利于企业迅速发现质量问题,并找到引起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降低质量管理中鉴定成本的有效方法。

1.3内部损失成本与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关系

内部损失成本会随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而降低。企业可以采取很多预防措施用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降低材料报废、再加工、延期交货、设备故障、存货积压等带来的成本。

1.4外部损失成本与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关系

同内部损失成本一样,外部损失成本会随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而降低。质量及可靠性的提高,不仅会减少售后维修费用,保持市场份额,而且还会减少甚至避免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低劣而导致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重大损失的发生。

2.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应用分析--以某一钢铁企业为例

2.1企业概况

该企业于1958年建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现拥有总资产856亿元,职工2.4万人,作为河北钢铁集团的重点核心企业,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他的综合生产能力己到达了年产1300万吨优质钢的程度。

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质量方针,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质量方针的宗旨,科技创新是它的动力,精细管理是它的保证,国际先进水平是它的目标。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是企业的成本理念。企业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经验是人尽皆知的,从企业我们可以学习到质量成本控制等优秀的经验。以下将以企业作为构建案例,借助其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具体的应用分析。

2.1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过程

2.1.1事前控制

产品质量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指质量成本的预测与计划,它是一种基于成本控制,将目标利润作为导向,对质量成本控制的过程进行事先控制,以全员参与为特点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1)做好质量成本的预测

质量成本预测,就是根据产品质量目标的要求,结合大量的成本信息数据,做出合理估计的一种方法。质量成本预测是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更具有预防性、有效性和目的性,为企业改进新产品质量和减少质量成本明确方向。

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业务水平,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通过进行调查研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判断,进行预测的方法。

定量预测是运用统计和数学模型,基于及时、准确、综合的统计资料信息,对企业未来发展规模水平的测定,例如趋势预测、回归预测等。其中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是定量预测的基础。以下是来源于企业的数据支撑的趋势图:

图1.质量成本趋势图

由以上数据及趋势图可以看出,首先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说明企业对产品的事前控制阶段的工作是比较重视的,同时也降低了后续工作中内外部的质量成本损失。其次,外部故障成本本期数较上期数有所降低,表明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成果是有效的。同时,可能是由于企业加大了对出现故障的处罚力度等,外部故障成本本期有所增加,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但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总体来讲是偏高的,这在实践中是比较冒险的,因为过多的经历投入到质量的预防与鉴定方面与实际是不符的,虽说为了降低质量成本要加大事前的控制,但也要适量控制而不是过分控制。

对于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可以借助多种不同的方法,会计上常通过明细科目来归集信息,而在统计方式下,则可以借助统计表格,通过数据网络,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

对其质量成本进行统计和推测,依据质量成本与各种现实技术经济因素的互相依存关系,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使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及方法,做出合理预计。根据企业相关数据及发展预测趋势,可以做出下一年度的预测值:

图2.质量成本预测趋势图

以上是在企业质量成本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的初步预测,此预测对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做了比较大的整理,使成本都有所提高,而内外部故障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降低的,这与企业的实际操作是相符的。在初步预测的基础上,可以参照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再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对初步预测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后确定预算值指标,提出最优方案。

(2)制定好质量成本的计划

根据质量成本特性原理,结合企业具体的实际情况,做出下一年度质量成本的预算表,如表3所示:

图3质量成本预算趋势图

通过对质量成本预测,制定质量成本计划,最终得出质量成本的预算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对比发生额与预测值,其内、外部损失分别下降了2%和9%,质量成本总额下降了6%,说明预测的调整值是可行的,此预算表是符合质量成本目标的。通过观察预测趋势图,也可以看出成本的发展趋势,总的质量成本是减少的,表明此预测方案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企业可以根据上述计划表进行质量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在接下来的事中及事后控制的工作中作为目标成本及考核评价的依据,对比此计划表判断质量成本控制的效率及实施结果,为企业循序渐进的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是实施质量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为加快财务成本管理由核算型向监督管理型的职能转变,在产品质量成本的事前控制中通过质量成本的预测确定企业的计划,实行预算管理,落实责任,提高效率,健全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在ERP系统的质量成本预算计划子系统中,设定质量成本数据统计表的形式与内部公式,跟其他子系统同样将质量成本的相关数据录入,生成质量费用预算表。如果质量成本总额与本年实际数相比下降了,说明在生成质量费用预算表中的调整值是合理的,即可以进一步据此预测下一年度的质量成本情况,然后做出质量成本的计划。

2.1.2事中控制

(1)加强质量成本的核算

质量成本核算的实施可以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有利于控制的全面执行。质量成本分析的基础是质量成本核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还无法找到专门的质量成本核算科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要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要进行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工作,首先要判定好对应的会计科目类别,依据当前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予以确定。其实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只是将当前财务会计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生产成本中的一部分计入到质量成本之中,例如,对检测设备的折旧及质量罚金处理。通过收集来自各部门的原始数据,输入ERP系统,经过核算系统的计算,进入分析系统,在系统内部通过构成、比例等分析,输出结果。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质量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2)加强各阶段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

产品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中注重全过程的控制,从设计、生产、销售、售后四个阶段进行质量成本的严格控制。产品设计是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产品功能、结构及所需原材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这个环节的质量成本控制应避免不必要的质量成本,以预防为主,如果忽视此环节的质量成本控制,会使得以后的生产、销售及售后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成本大幅增加。生产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与投入、产品加工过程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的损失成本。产品加工过程要加强监督、检查,严防用料过剩及残次品,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半成品不得转入下一工序,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产品的开发设计不仅指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也包括对原先产品改进的成本,企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保证上述控制目的的实现。通过对客户进行调查,明确客户最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部分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或更新设计。

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是指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及损失。对于销售过程中的退货损失等,及时处理,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减少质量成本。

2.1.3事后控制

制造业质量成本的事后控制关键是建立好质量成本的分析考核及评价系统,注重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1)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

通过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减少质量成本,增加效益户进行调查,企业根据反馈结果编制质量异议表,建立电子登记台账,通过对用将异议的情结合用户要求改进产品质量等,在ERP系统中可以加入分析系统,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程序处理:根据系统统计分析输出的信息结果,核实之后应用到企业运作的实践中,通过系统的操作,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降低质量成本提供有利的支持。

(2)建立好考核评价系统

制定严格的考核指标,如预防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单位产品质量成本等,对比例较大的项目,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性的控制质量成本。同时为保证考核指标的有效性,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建立质量控制点记录,根据控制点异常信息,及时处理。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事故处理计划组织产品的生产,同时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检查。企业要坚持推广与应用精益生产方式,将标准化操作在生产班组中推行,对职工的操作标准加以规范,确保操作过程没有失误。

2.2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成果分析

2.2.1质量成本控制的结果

通过对企业内部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到公司自2010年1月26日开始在中板厂宽厚板线正式试运行质量成本过程控制体系以来,成效显著。

2.2.2结果分析

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质量成本控制结果,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

1)质量成本控制意识较强。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有较强的质量成本意识,能够重视控制工作。

2)重视质量成本的预算。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工作是以质量成本预算为前提的,企业对质量成本的预算投入了大量的工作,采取成本否决等方法进行预测与计划等,使得账面成本较健全,实现科学化的质量成本控制。

3)实时动态的日常控制。企业日常控制中从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阶段进行实时控制和重点内容的控制,强化走动式管理,加大现场检验抽查力度,制定易发事故明细和事故预防措施,推行动态检修,这种实时的动态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内外部损失成本,从而降低了质量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4)分析考核制度的时效性较强。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制定了较健全的考核、奖惩制度,奖惩重点突出,发现做得好的,及时表彰奖励,起到榜样的作用;对做得不好的,即时进行纠正和处罚,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这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3.总结语

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关键,实时动态的质量成本控制是企业必须考虑实施的问题,在完善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下,加强走动式的管理,推行动态的检修模式,注重全过程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钢铁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初探[J].名企理财,2010.5

[2]张志云,赵彦成.基于工序能力的质量成本优化方法[J].价值工程,2010

[3]李蕊爱.现在企业成本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