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规划与导向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规划与导向分析

章洪寅1徐桥彦2

章洪寅1徐桥彦2

1.杭州问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4

2.杭州北斗星色彩研究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4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不断的加快,景观是人给环境一个美的评价,有了环境便必然派生景观。作为一个城市,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环境景观,它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许多环境景观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美学价值与规划导向入手,统筹考虑人口居住环境,公共场地的环境,地区主干道的环境,把传统文化与观察生活相联系,时间与空间相交融。

关键词:环境景观;美学价值;城市建设

引言

城市景观主要是利用自然元素、人工元素等元素,以建筑为主体,通过调整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而获得的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构筑物。通过对城市景观美学价值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合理途径。因此,为促使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的充分发挥,对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进行规划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关于美学的一些概念

哲学理论包含的范围很广,美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是专门针对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进行相关研究的人文学科之一。人们对美学的研究,最重要的主题就是美的本质以及对它自身意义的探索。艺术中美的问题,是目前很多美学理论学派在美学方面重点研究的课题,而对于艺术中存在的原则或者方法等基本理论,这些美学学派则几乎很少或者干脆不去深究,他们对艺术中具体表现的问题同样也不会进行相关的探索和研究。美学的基本问题包含的范围相对较广,除了常见的美的本质和审美意识之外,还包含审美对象等等。谈及美学的渊源,假如我们将其归结到追求美或者总结形式美方面,那么最早的美学则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时期。美学的起点探究起来,应该是古代中外哲学家们围绕美与艺术的问题所做出的那些或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简单而又朴素的思辨。虽然美学在发展历程上追溯起来相当漫长,但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单独存在却直到近代才真正地确立,并被划归为哲学的一部分。美学的发展总共经历了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一是德国古典美学,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美学,三是西方的近现代美学理论。在美学上比较有代表性、最广为人知的人物是康德和黑格尔两人,他们将美学的理论推上了新的顶点,对美学的贡献突出而卓越。马克思主义美学给研究美学的人提供了另一条新的思路,即实验主义的美学观点。美学理论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一直站在哲学的角度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与概括。当然,从另一种角度来看,美学这种社会学科,本身是没有办法离开社会与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同样它也没有办法脱离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基础。

2当前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景观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自古以来都是把城市景观作为一个门面呈现给世人,显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当今世界,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景观更显得重要。任何一个城市里的空间,都不能忽略它对行为的重要意义,常常可以找到许许多多无意识构成的大大小小的空间,我们很少注意它的存在,而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塑造居民的行为。不是好、便是坏,它们常常给生活其中的居民打下永世难忘的烙印。就城市建设方面来说,习惯于西方的一套方式去设计,见物不见人,过分追求表面的装饰效果,只不过显露浮华而已,文化价值却被掩盖。应该把生活实实在在地融于城市环境之中,对居民的精神追求和传统文化意识很少考虑,有些设计者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些非物质的存在。这些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完全被窒息。只要我们看看周围新建起来的街区,公共建筑群,不难发现,人们的精神追求完全被置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外。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这是一种虚荣的社会意识所造成的苦果。设计者之所以这样,一是习惯势力的影响,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屈从于社会的压力。要搞好一个城市的环境生态,城市功能的数据只是规划设计的依据,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需要明确的理论基础,片面近视功能的要求将走向功利主义的歧途。忽视城市整体功能的生态关系,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是不够的,我们应从多方位去观察事物,解剖塑造环境的核心问题。

3环境景观的形态和思维取向

3.1城市环境景观美学表现特征

干扰性、历史性、人工管理、视觉尺度、自然型、连贯性、可辨识度、动态变化、复杂度是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主要表现特征。其中干扰性主要指城市内部自然植被被干扰程度,其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及美学价值;历史性主要指城市环境景观文化底蕴,其与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呈正相关;人工管理及视觉尺度主要是经人工干预后,协调城市环境景观内元素。拓展城市环境景观视觉尺度,可促使人们获得美好的视觉体验;自然性及连贯性主要指景观自然性及自然景观所占比重;而可辨识度、动态变化、复杂度则是根据不同城市环境景观特色,呈现的不同美学特征。

3.2环境伦理美学

进入现代以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正在极度恶化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其投出关注的目光。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现代以后,是一种对自然资源严重掠夺的非理性发展模式。虽然创造出了无数的财务,但同时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导致了人类之后无穷尽的灾难和眼泪。“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曾经在1972年通过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在全球的范围内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是世界开始对环境进行组织性保护的标志。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并逐渐脱离了曾经的功利性,开始向道德和审美的方向转变,该审美主要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的环境景观设计中,现代美学的主流正在被环境伦理学所占领。顾名思义,环境生态学与环境哲学两部分是环境伦理美学建立的主要基础。在西方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环境伦理美学的观点就已经迅速成熟起来了,很多学者加入到了对其的讨论与研究中,尤其十分注意环境伦理美学带给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作用的研究,在他们的观念中,环境美学在现代社会是需要伦理关怀的。

3.3居住环境景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数城市把景观改造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街道景观上,而忽视了居住环境景观的重要性,孰不知,居住环境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体现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机活力。在绿树环抱中,几位老人饮茶对弈,几个儿童嬉戏打闹的景色,是多么的悠然自得、情趣盎然。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求市政部门、小区开发商在城市、小区规划设计时,多方考虑,加大土地的合理利用,更多的建立居住环境景观。

3.4公共场地的环境景观。公共场地是一个

模糊概念,凡城市群众聚集的户外场地都可以纳入这个范围,因此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对城市面貌的影响也较大。作为主体的大型广场,它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场的一方面有赖于它的自身设计,另一方面与广场周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一个纪念性的广场与一处群众文娱休息的广场是两种不同的氛围,前者要求肃穆,后者要求活泼,故二者的造型是完全不同的。现实中有许多城市中心广场缺乏个性。中心广场与外围的建筑布局和和造型直接影响它的形象。最好是统一规划,从长远考虑。附属于大型公共建筑的广场,一般规模都比较小,用以衬托主体建筑,广场的装饰不宜过多,以防喧宾夺主。至于那些街心绿化广场和滨江临湖的林荫应以绿化为主,突出自然风光,借助时空的变换,朝观霞,晚赏月,求得诗话的境界。

结语

创造完美的城市环境景观,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经营,通过历史的考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刘佳雪,曹杨,等.城市旅游景观美学质量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3):317-321.

[2]吴健生,袁甜,王彤.基于三维景观指数的城市景观美学特征定量表达——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7,37(13):4519-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