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组织皮瓣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疤痕疙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疤痕组织皮瓣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疤痕疙瘩

王延明

王延明

(丹阳市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目的探索耳廓疤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近五年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修复耳廓创面、术后定期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廓疤痕疙瘩30例。手术方法:设计手术切口,预留疤痕瓣大小,采用1%利多卡因在疤痕疙瘩周边局部麻醉,切开疤痕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切除皮下质硬之疤痕疙瘩,保留表层部分疤痕组织,制成疤痕组织皮瓣,修整后无张力覆盖耳廓继发缺损区。术后一周拆线,术后10日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皮下首次注射曲安奈德,以后每月注射一次,约3~6次。结果术后回访1~3年,30例患者中除1例复发外,余外形满意,无复发倾向。结论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疤痕疙瘩是一种较好的疤痕综合治疗方法。

【关键词】耳廓疤痕耳垂曲安奈德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364-01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近五年本组30例耳廓疤痕疙瘩患者中,男:3例,女:27例;年龄:19~42岁,病程1~5年。疤痕疙瘩发生于双侧耳垂22例,耳垂、耳轮、耳舟3例,单侧耳垂5例。病史中有耳垂、耳垂+耳舟穿孔(打耳洞)25例;外伤3例;无明显诱因2例。疤痕大小0.4cm×0.4cm×0.5cm~2.5cm×3.0cm×3.1cm,质地硬,边界清楚,伴有痒、痛等不适症状。

1.2手术及术后药物局部注射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在耳廓疤痕疙瘩皮肤表面用碳素笔标记手术切口线及预留疤痕瓣范围大小,采用1%利多卡因在疤痕疙瘩周边局部麻醉,切开疤痕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切除皮下质硬之疤痕疙瘩,保留表层部分疤痕组织,制成厚约0.3cm疤痕组织皮瓣,无张力覆盖耳廓继发缺损区,切口用6-0丝线间断缝合,如创面大可放置皮片引流条,术后耳廓两面垫纱布,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换药后采用头套加压包扎,切除疤痕组织送检符合疤痕疙瘩病理表现。术后一周拆线,术后10日创面愈合良好后,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皮下首次注射曲安奈德,曲安奈德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按1:1比例稀释,注射皮肤色泽变白为止,以后每月注射一次,约3~6次。

2.结果

术后回访1~3年,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疤痕疙瘩30例耳廓疤痕疙瘩患者中,29例治疗效果满意,无复发倾向。仅1例术后一年复发,及时予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后缓解。

3.讨论

3.1耳廓疤痕疙瘩的特点

疤痕疙瘩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胸骨前、上背部、肩部三角肌区。有研究表明耳廓疤痕疙瘩发生可能与损伤有关,它的形成与是否具有疤痕体质没有明显的关系。机体创伤后,如耳廓穿耳洞,或耳廓外伤,创口周边成纤维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的胶原来修复创伤。疤痕疙瘩则是出现严重的纤维组织增生及胶原的玻璃样变性所致。疤痕疙瘩常高于周边皮肤,生长迅速,呈紫红色,范围超过原有的创伤呈现不规则的扩展,伴有痛和痒症状,外观上呈质硬的圆球形硬结,耳垂疤痕疙瘩的表皮可以接近正常皮肤,因此耳垂疤痕皮瓣常可利用,由于耳廓疤痕疙瘩外形丒陋,患者常留长发遮盖耳廓,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心理负担,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3.2术中注意点

分离疤痕皮瓣时注意层次,切除皮下疤痕组织要彻底,局部皮瓣的厚度保持在0.3cm左右,注意皮瓣血运,缝合时无张力。

3.3术后药物治疗作用

曲安奈德(醋酸确炎舒松)是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的强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可以通过抑制PDEF基因表达抑制疤痕成纤维细胞的在体增殖,还可通过抑制转录抑制前胶原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在体疤痕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其不仅能有效改善处于生长期的疤痕疙瘩,还能改善陈旧性疤痕疙瘩。近年来研究表明,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有效抑制血管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减少创伤性炎症反应,减少胶原纤维和糖胺聚糖的合成而抑制疤痕疙瘩。

3.4总结

耳廓疤痕疙瘩治疗方法较多,如切除后直接缝合,张力大,切口易裂开,并易形成新的疤痕;如切除疤痕后植皮修复,增加了患者的创伤,且术后效果不能肯定;而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瓣修复耳廓创面、术后定期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是目前较好的一种疤痕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方法简便易行,疤痕复发率低,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养群,李森恺,杨明勇,等.瘢痕瓣治疗耳轮病理性瘢痕[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2):120.

[2]张开永,孙俊杰,等.耳垂疤痕疙瘩治疗研究进展.吉林医学,2012,3,第33卷第7期:1456-1457.

[3]王炜,主编.整形外科学.上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42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