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体会

姜成红,曹龙古*,陈婕

湘南学院医学影像与检验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避免实验教学与临床检验工作脱轨,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提出科学安排实验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系统全面实验考核办法、重视实验室及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途径对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与临床应用结合紧密,而实验教学是结合临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场所[1]。因此,如何提高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快的适应检验科室的工作,是实验课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本文就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的改革,谈几点体会。

1统筹安排实验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2]

随着临床免疫学检验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免疫学检验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及方法融入到实际的实验教学内容中,培养出基本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当代医学检验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避免实验课教学内容仍停留在旧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上,不能与临床检验工作接轨。如删除双向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和APH50等经典但临床极少应用的实验,新增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等新技术。同时,由于新型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出现,增设相关免疫检验仪器学课程及定期到医院见习等,均能为今后学生的免疫检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付诸实践的实验[3]。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免疫学理论与技术,解决与免疫学有关的问题的能力。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伤寒O抗体方法的建立,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免疫原及抗血清的制备,还包括抗体效价的测定及酶标抗体的制备等,它将原来一些分散的验证性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既系统又完整的实验,提高了实验质量。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4]

在确定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1应用多媒体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对于部分较抽象的操作,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即借助图片、动画、声音等增加实验课的直观性、生动性,以此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同时,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实验技术手段融入到实验教学中,不但增加了信息的输出量,还可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最新的检验技术方法,弥补教学设备、教学内容与临床脱轨的不足。

2.2利用网络虚拟实验室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虚拟实验室资源,对实验中所需用的仪器以及操作过程进行学习,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也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如在ELASA实验课学习中,利用网络免疫虚拟实验室的资源,可以互动式的让学生以检验员的身份对患者血清进行操作,生动形象的将临床免疫检验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5]。

2.3医院见习实践

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见习,充分利用检验科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如由检验科医生对仪器的原理、构造、操作流程等做讲解和演示,并由学生对实际送检样品进行分析、检验、得出报告,这样做,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也能解决学生所缺乏的生物安全意识。

3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临床医学检验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实验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时间,是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所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目前,由于学生实验课时有限,耗材、仪器等相对不是很充分,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掌握某项检验实验技术是不够的。由此需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其次,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也需要实行实验室开放,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科研思维方式,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4完善实验考核办法,培养严谨的学风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实验考核是检查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往的实验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和单一的实验操作为评定标准,并且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高,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无法引起学生重视,也不能客观评价出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由此,必须完善实验考核办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实验考核可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是平时实验报告书写情况;其次为基本技能考核,主要以操作为主,如玻片凝集实验、心脏采血等;最后是根据学生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的表现给予打分,最后由这三部分按一定比例计算出最终实验考核成绩[6]。

5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及实验室建设

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但要稳定现有的实验教师资源,而且要将有丰富实践经验人员引入到实验室。为此,要提高实验教师的地位待遇,并注重对实验人员的培养,同时,学校要合理配置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大学检验教师还需具备“双师资格”,能把最前沿的临床技能带到实验室,丰富理论知识,使其与实践紧密结合。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所需试剂耗材、仪器设备等要求较高,因此价格也相对昂贵,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投入充足经费,保证实验教学与实际临床检验不脱轨。

总之,为适应当今社会对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科学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也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希望通过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国家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向阳.毛旭虎.医学检验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1298-1299.

[2]张丽,孙可歆,郭素红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37(2):153-154.

[3]代荣琴,张金彪,王磊,刘玉枝.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在免疫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343-2344.

[4]代娟,吴明泸,段佳慧.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实践及体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3):1663-1664.

[5]朱小飞,郭晓芳,孙瑞利等.基于网络虚拟实验室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检验教育,2012,33(20):2556-2557.

[6]李晗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