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其防范处置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其防范处置措施探讨

陶丽丽

云南省富宁县人民医院663400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治疗的并发症情况,并就防范处置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120例的需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前准备与术中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加强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率,可见研究组的术中并发症率仅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PD、BI、AL及GCF水平,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通过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修复;并发症;防范;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各类型的口腔问题,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口腔修复的质量也成为临床上受到重视的。口腔修复治疗往往需要较为精密的操作,对施术者的能力要求较高,但临床上部分施术者的理论知识不够,操作中可能出现各类型的失误或疏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也影响了口腔修复的效果[1]。本文研究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并发症情况,并就防范处置措施进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简单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120例的需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3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8±6.12)岁,其中严重牙周病17例,牙齿缺失23例,牙隐裂2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在34-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04±6.27)岁,其中严重牙周病16例,牙齿缺失24例,牙隐裂20例。就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可以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即入院问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操作及术后口腔检查等,研究组患者则加强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术前处理医生可以选择与自己配合默契的护士进行术前模拟演练,在确定患者手术时间后,需要为患者进行检查,排除禁忌症等,并且进行专业的术前准备,如叮嘱患者需要戒烟1周以上,必要时可以进食流质食物1-2d,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对于患者存在的龋齿、牙周炎等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就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解,针对术后的美观性、效果等进行讲解。②手术当日术前给予患者氯已定含漱液进行口腔漱洗,连续3次,每次1min。带领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进行体位模拟训练30min,咬毛巾5min,一般采用仰卧张口位,在模拟训练时需要寻去最佳手术视野。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做好照明吸唾、涂料准备、器械准备等工作,与主治医生提前交流,做到心中有数。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情况;②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PD、BI、AL及GCF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计数与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将数据录入软件分别行卡方值与t值检验,如有P<0.05,则可以说明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率,可见研究组的术中并发症率仅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情况(例,%)

2.2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患牙健康指标对比

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PD、BI、AL及GCF水平,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患牙健康指标()

口腔修复手术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组织误伤、呼吸困难及修复体故障等,其中多数与施术者的操作有关,这就要求施术者具有丰富的临床与理论经验,也要求施术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与护理人员建立较好的配合关系。同时,施术者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个体情况,如病情、检查结果及耐受度等进行判断分析,在手术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使用高速手机进行基牙预备时尽量四手操作,保持支点稳定。当然,在术前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相关情况,解除患者内心的疑虑,取得患者信任,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互相配合下,能够顺利完成手术,也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2-3]。

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率,可见研究组的术中并发症率仅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PD、BI、AL及GCF水平,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治疗中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通过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施术者在操作过程中也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与护理人员默契配合,使手术结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赵翰,姜婷,葛春玲,等.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其防范处置措施[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5,16(5):285-288.

[2]王振,王德菊.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其防范处置措施[J].中外医疗,2017,36(15):87-89.

[3]张亚池,胡秀莲,尹丽娜.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过程中9例全身并发症急救及预防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10):604-607.

作者简介:陶丽丽(1984年10月~),云南富宁,壮族,主治医师,全日制本科,口腔综合(内外科修复正畸科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