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方新智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4

摘要:随着我国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社会用电量大幅度提升,通过建设水电站的方式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尤其是水电站建设规模扩大,人们愈发关注水电站厂房施工问题。本文选择以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为切入点,全面阐述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工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1.1厂房结构复杂

机组水轮机层以下为大体积混凝土、水轮机层以上为框架板梁柱结构,机组机墩风罩为圆形井筒结构,厂房1号~3号机从下往上依次分为肘管层、锥管层、蜗壳层、水轮机层、出线层、发电机层。由于厂房结构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厂房混凝土浇筑质量。

1.2施工布置条件差,施工限制因素多

厂房施工布置条件差,由于厂房各标段施工交叉作业,机械设备布置及使用场地受限,材料运输、设备使用等均受到极大限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加强施工协调。

1.3混凝土浇筑与机电安装交叉作业,施工干扰因素大

厂房机组机电埋件众多,且机电安装施工持续时间长,肘管、蜗壳等复杂机电埋件在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均占用直线工期,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须合理安排各机组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预留足够的机电埋件安装施工时间,将机电埋件施工影响降至最低。

2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的必要性

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包含众多内容,施工质量管理就是一项主要内容,通过控制整体质量可以提升工程质量,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及时将质量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促进现场施工质量的提升,最大程度降低安全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施工成本支出,促进工程效益提升。水电站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效果会对施工单位效益产生影响,通过控制各环节的质量提高现场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效益,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此外,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重视各个细节的控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等,奠定施工质量的基础,并对现场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存在的问题

3.1材料问题

3.1.1水泥质量问题

水泥作为将粗细骨料粘结在一起的重要材料,其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两方面。一是水泥硅酸盐物质硬化,水泥的粘结性能降低或者失效;二是作为一个水化热较高的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水泥极易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3.1.2骨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粗骨料主要以大粒径的砂石为主,起到支撑作用,也是混凝土承压功能的主要来源。粗骨料的粒径一般大于5mm,为保证其受粘合效果较好,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构件截面或厚度的1/4。细骨料用来填充粗骨料孔隙的材料,其粒径控制在0.16mm~5mm之间,配合粗骨料共同起到承压作用。

粗骨料粒径过大会影响水泥的粘结效果,细骨料的粒径未能按照级配合理配比,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3.1.3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按照功能可分为早强剂、速凝剂、引气剂、膨胀剂等,这些外加剂都是为改变混凝土某方面性质而起到辅助作用的化学物质。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能否达到施工要求,外加剂的质量问题会为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造成不利影响。

3.2施工问题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按照不同的施工阶段可分为三类:准备阶段问题、实施阶段问题和养护阶段问题。准备阶段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施工材料的质量上,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适、膨胀剂加入时间过长、钢筋除锈不到位等;实施阶段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施工工艺和设备问题上,如因施工工艺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孔隙率较高、水化热现象较严重等问题,因设备问题而导致混凝土浇筑无法连续施工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养护阶段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养护环境和材料上,养护环境不适宜、养护材料不合适都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3.3人员问题

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这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和外加剂。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强,会引发很多不利因素,如材料进场控制不严格、材料存放环境不适宜、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不合适、外加剂选择和添加时间不当、养护过程控制不当等都是引起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诱因。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仅会使成本控制和工期控制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水电站厂房中混凝土施工要点

4.1混凝土施工要点

首先,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水电站厂房的实际情况、施工环境以及建筑要求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材料制备方案。使用混凝土搅拌机的过程中,也要对混凝土原材料比例进行周密的计算,并严格按照计算出的比例将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投入搅拌机中。混凝土制备完成之后,要严格完成水电站厂房质量检测工作,对混凝土材料的制备、运输、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等各个阶段实施监控,对任何一个混凝土施工环节都要有高标准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水电站厂房整体的施工质量,让混凝土施工更加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4.2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要点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施工质量不佳,所以需要对整个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监管,特别是要严格掌控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环节。首先因为只有钢纤维分布均匀才满足水电站厂房的需求,所以要求在钢纤维混凝土制备过程中要应用机械设备来完成搅拌工作,并且需要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随机的抽取检验。其次,对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以及原材料的投放时间和投放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主要是分为干拌和湿拌两种方式,为防止搅拌过程中钢纤维凝结,也需要严格掌握原材料的投放时间。实际的搅拌过程中,原材料的投放顺序应该是先放砂石,再投入刚性纤维和外加剂等。

4.3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要点

混凝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因素导致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些突发情况,保证混凝土材料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混凝土材料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搅拌机运输混凝土材料,为避免混凝土材料因为运输时间过长而出现初步凝结的状况,必须尽快能缩短运输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适当的搅拌,使混凝土材料保持结构的均匀。有时也需要通过二次搅拌的方式来保持混凝土材料结构的均匀。

4.4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要点

混凝土材料的浇筑工作主要是要根据浇筑的高度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因为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状况。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按照相关标准采取溜槽的方式。浇筑高度超过8米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应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管,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浇筑,分层捣实。浇筑时间间隔过长会导致裂缝的出现,降低施工质量,所以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浇筑过程中的时间间隔。

结语

总而言之,水电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单位从多方面入手,强化技术环节的控制,同时要做好相关环节的质量控制,从各个层面着手强化混凝土技术质量,提高水电站整体质量。本文中详细论述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推动行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大平,胡良才,纪俊双.观音岩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过程仿真研究[J].陕西水利,2018(03):155-157+160.

[2]李所,王一杰.水电站主厂房尾水肘管二期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云南水力发电,2016,32(05):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