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对策

朱红庚

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社会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各种施工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建筑行业因为其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成为我国高危行业之一,各种建筑伤亡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由此,如何应对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降低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致因分析和策略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水平,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高达数千万之多,是我国最大的行业群体。因此,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然而,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安全措施的不完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频频发生,对施工人员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给施工单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1.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

通过对我国建筑行业历年的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我国几乎每年都有上千起伤亡事故发生,虽然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都采取了有力措施,但是伤亡人数依然居高不下。由于建筑行业具有人员流动性强、露天作业层次多以及交叉作业和高处作业等特点,导致了建筑伤亡事故呈现出范围广、原因多以及突发性强等现象。因此,对于我国建筑行业伤亡事故频发的状况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只有弄清楚了引发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2.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

2.1施工队伍安全意识不强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对专业建设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目前专业建设人员的数量却难以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很多建筑企业不得不把一些具有建筑经验的农民工纳入到施工队伍当中。尽管施工企业会定期对他们进行施工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但是,由于他们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很难在短时间内树立起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这也导致他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为安全生产埋下极大的隐患。

2.2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单位众多,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监管单位、总包单位以及分包单位等。这就意味着建筑施工中很有可能存在着安全责任分配不明确的情况,一旦事故发生,各施工单位容易互相推诿,从而导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安全隐患得不到根除,由此产生恶性循环。此外,一些施工单位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事故责任体系,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以及安全防护不达标等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施工单位即使建立起了良好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但是往往存在着随意压缩工期以及违反安全生产规范的现象,将安全生产抛诸脑后;另外,作为第三方的监管单位也存在着没有严格履行其职责的情况,对自身所担负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认识不到位,没能及时对施工单位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严肃有效的处理。

2.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达标

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空坠落事故以及坍塌事故时有发生,相关的控制力度仍然不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施工现场所使用的设备陈旧不堪、材料质量不过关以及施工技术落后等。例如,有些施工单位由于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往往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不达标、围护结构设计不规范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2.4安全经费投入太少

建筑施工在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存在压缩安全投入,减少安全经费的情况。有些施工企业领导认为安全投入是一个无底洞,投多投少都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往往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借口,压缩安全经费支出,导致一些施工必备的安全设备和劳保用品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次,由于工程项目实行承包责任制,项目实行独立核算,企业自负盈亏,因此,施工项目存在很多短期行为,在安全经费方面能省则省,留下了众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建筑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压价行为,承包商为了自身经济效益,往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压低成本,从而导致安全投入的大量减少。

3.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应对策略

3.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要保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提高安全意识是关键,只有将安全意识贯彻到每个人脑海中,才能尽可能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对此,无论是一线施工人员、普通工作人员、施工企业管理层还是各监管部门,都应该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为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全体人员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施工企业还可以实行奖罚制度,给予对企业安全生产做出重大贡献和成绩的个人和团体以必要的奖励,对于造成重大事故的个人和团体给予严厉的惩处。

3.2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第一步,也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要使安全管理制度得以切实实行,首先必须明确安全责任分配,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并逐级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另外,施工企业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以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各项方针和法规,保证企业施工能安全、顺利地进行。

3.3强化安全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于先进安全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应该创新以及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率。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和优化,及时更新施工技术,减少施工漏洞和安全隐患,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施工企业可以根据特定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具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例如,在基础施工阶段,为了防止坍塌事件的发生,必须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护方案;在主体施工阶段,主要侧重脚手架防护以及机械操作,以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装修阶段,主要侧重脚手架和塔吊等的安全防护。此外,施工企业应该就安全生产定期开展行业逐级检查工作,推进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以及各班组之间的自检和互查,达到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3.4增强建筑市场各主体的行为规范

要落实企业安全技术措施,首先要保障施工企业的安全投入,而要使企业安全投入得到保障,则离不开落实建筑市场各主体的行为规范。只有对施工企业资历严加排查,对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严格控制,才能使企业的安全投入得到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才能到位,建筑施工才能顺利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施工企业的名誉和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并不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就在于要及时更新施工企业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各施工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保障。只有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无论是一线施工人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还是相关监管部门,都应该将安全生产的理念牢记于心,为自身,也为他人负责。由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朱飞.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对策[J].江西建材,2016,09:267+274.

[2]于洋.探究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和对策[J].民营科技,2014,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