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析王丽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析王丽芳

王丽芳

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在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时候,要对建筑物的质量特别重视,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最常见的病害就是裂缝,建筑物产生裂缝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如何对房屋中出现的裂缝进行避免,后浇带的技术对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本文从功能、设置、施工技术、问题及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对后浇带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民用住宅;施工;技术

为了防止混凝土在凝结后会产生有害裂缝,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会有意的在梁体、墙体、底板等部位预留临时施工缝。经过混凝土构件的自身收缩后,最终对施工缝进行浇筑施工,从而将结构联结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技术,本文对后浇带的功能、设置要求、施工技术、问题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一、后浇带主要功能

(一)解决沉降差

民用住宅房屋在结构上也可以分为主房和配房,两者的高度一般是不同的。在对其基础结构的设计上,两者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但是在实际上的施工过程中,利用后浇带先将主房和配房分隔开来,等待主体结构将要施工完成时,通过浇带混凝土的方式再将两者联结起来。

在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两个阶段的不同受力情况,以及高低之差联结后沉降带来的附加力。采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就可以轻松解决在前后两个阶段,由于不同的受力所引起的沉降差问题。

(二)减小温度收缩

混凝土的自身特性决定了浇筑之后会出现自身收缩现象,随之引起建筑物的热胀冷缩。另外,温差对施工完成1-2个月内的混凝土结构也会有所影响。自身收缩现象和温差的影响,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受力分布不均,严重时构件会出现裂缝,影响工作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后浇带,混凝土就可以没有约束自由收缩,减小收缩应力,同时强化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抵抗部分的温度应力,从而增强结构对温度变化的抵抗能力。

二、后浇带设置要求

第一,后浇带的设置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一般的混凝土都会存在浇筑后的开裂问题,后浇带就是为了释放大部分约束力,以膨胀混凝土填缝来抗衡残余应力。

第二,后浇带的预留位置不是随意确定的,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降低温差的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后,决定预留部位和几何尺寸。

第三,后浇带的类型通常包括四种,分别是:凸型缝、凹形缝、阶梯缝、平直缝。当工程设计图纸中没有明确的标注时,后浇带的类型选择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外墙采用平直缝的类型,并且配合钢板止水带一起使用。

第四,对基础垫层进行浇筑施工时,后浇带的基础垫层应当在设计的基础上人为降低50-100CM,其主要目的是方便处理后浇带中的积水和垃圾。雨季施工,由于要对雨水和养护水进行及时的排水工作,应当设置集水坑,其间距为50m。

第五,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在设计上是连贯的,一定不能断开,要保证其连续性,从而避免在承载力上出现问题。

第六,后浇带的断面最终是需要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为了增加联结的牢固性,断面形式一般不宜采用直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留斜缝,可以留企口缝,具体选用形式根据结构断面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

三、后浇带施工技术

(一)时间选择

对于单独的建筑物而言,后浇带施工时间选择在混凝土收缩之后,通常两个月。对于建筑群如民用住宅中的主房和配房而言,后浇带施工时间选择在结构的沉降完成之后。主房和配房一般同步施工,但配房工程量小,所以配房完成后主房仍在施工当中。与施工量相反的是,主房的沉降远远大于配房,所以必须等待主房完成沉降后才能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施工季节,施工环境、施工材料不同,时间选择上也会不同,在设计图纸上要明确标注需要延迟浇筑施工的工程。

(二)材料选择

工程材料选用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在于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上,材料应该选用没有收缩性的混凝土,如膨胀水泥或添加膨胀外加剂的普通水泥,在浇筑前,对裂缝进行积水和尘土的清理,保持构件的表面24小时湿润,在浇筑后,为了提高后浇带的强度,可加入旱强减水剂。在混凝土的配置中,要认真设计配合比,施工中细心振捣。

(三)预设模板

在模板的架设上,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钢丝网模板应该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预先安装,并且检测其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例如:钢丝网格是否均匀统一,钢丝粗细是否分布合理,还要保证模板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如此,便可防止荷载过大引起构件的损坏。

(四)浇筑混凝土

第一,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工序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不可随意浇筑。第二,浇筑水平后浇带时,要控制好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浇筑垂直后浇带时,要充分振捣混凝土,将对钢丝网的破坏性降至最低,第三,掌握好合适的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流失。

(五)处理垂直施工缝

当浇筑好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后,就可以对垂直施工缝进行施工处理,对于普通的木模板处的施工缝,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直至出现骨料,或者根据当场情况在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对模板进行提前拆除,对于钢丝网模板处的施工缝,在混凝土达到初凝标准后就应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使骨料露出在外,并且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施工设计人员应当注意,在施工图纸中对冲洗时间进行预设标注。防止错过最佳时间,还可以指派专人负责检查。

(六)后浇带施工温度选择

在对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选择适宜的温度,从而保证新旧混凝土最大程度上的结合,根据热力学的收缩和膨胀研究发展,10°C是最佳结合温度。另外,在浇筑混凝土后,及时选择适当时间收关,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根据实践经验,最佳时间一般选在两天后的早上或傍晚。

(七)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施工缝在施工中要防止水源或者其他杂质长期滞留,可以在后浇带的两端设置挡水砖,或者在后浇带的内壁上涂抹放水砂浆,为了防止地下水从垫层往上渗透,可以在后浇带位置垫层铺设二毡三油,浇筑混凝土底板时,可事先浇筑一层素混凝土附加层,厚度大概为10cm,另外,处理完后要在顶部进行封盖,防止堆积垃圾或污染钢筋。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混凝土的浇筑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模板的拼接一定要严丝合缝,尽量不留空隙。用海绵等物体填充钢筋与模板的缝隙,增加牢固度,防止浇筑与振捣时跑模。第二,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后浇带的上口要用模板牢牢盖住,防止浇筑时从后浇带上落入混凝土。第三,地梁的截面尺寸普遍较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具有一定困难,可以将模板改换成两道钢板网和一道钢丝网。

在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外墙上的后浇带要用砖墙进行封堵,以免水源从基坑外流进后浇带里,第二,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施工上,为了防止水源流进来,可以在钢筋网上铺满废弃的木质胶合板,胶合板上铺板机砖,机砖上铺设水泥砂浆,经过这样的处理,便可达到放水要求。

因为地下室的放水要求比较高,所以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地下室的后浇带施工时间应该选在侧面混凝土的龄期达到42天以后。在混凝土的选择上,应该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但是强度不能比侧面的混凝土低,而且在养护时间上,不能少于28天。一切按照规定规范执行。

在对后浇带进行清理的阶段,预留一定的清理空间能够为这项工作带来方便。具体的做法是:浇筑垫层时,人为控制混凝土的垫层标高比设计低500mm,同样的在地梁侧面人为预留出400mm。当有杂物或混凝土水泥浆落入后浇带内,预留清理空间可以节省人工,加快施工进度,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五、结束语

后浇带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良特点、简单的施工操作,经济安全的施工过程,成为处理混凝土施工缝的首选方法。随着后浇带施工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相信在未来的建筑领域,将会应用于更加广泛的工程项目之中。

参考文献

[1]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309-310.

[2]胡波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技术管理[J].门窗,2013,(09):359+362.

[3]陈华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3,(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