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术前术后护理

/ 1

小儿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术前术后护理

宋建荣

宋建荣(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中医院儿科河南新密45237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298-01

【关键词】心律失常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相应措施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到障碍导致心脏博动的频率异常引起的,它也是小儿常见的一组疾病。由于多数患儿不能明确主诉和病史,临床上以阵发性发作,突然中止为特点。常伴有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和介入器材的改良,射频消融术目前已成为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我院2006年3月-2011年6月对30例患儿施行该手术,术后,针对患儿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均达到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4岁,平均年9.3岁。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26人,室性心动过速2人,房性心动过速2人。30例患儿均有反复发作,使用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存在。

1.2手术方法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合作程度,协助患儿平卧于导管床上,常规消毒,给予全麻或局麻下经皮穿刺股静脉、左颈内静脉,在x线透视下,指如标测导管,常规型电生理检查,判断心动过速发生机制,选择合适的消融电极,给予一定功率射频消融,直至心动过速消失,反复刺激无诱发,拔管切口无菌加压包扎,护送病房。

1.3结果30例患儿中,室上速及室速复发各1例,经第2次消融获得成功,其余2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血管栓塞、心包填塞、气胸等严、电灼伤等重并发症。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是一项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加上患儿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使其身心遭受痛苦。同时,家长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故责任护士及管床大夫一起给患儿及家属充分交流,主动介绍自己,主动了解患儿的需求,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手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效果及各种安全措施。告诉他们手术成功的病例,解除其陌生及恐惧心理,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心电图、x线胸片、肝肾及凝血功能、传染病、血尿大便检查等。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术前3天停用,全麻者术前禁食、禁饮。对哭闹不止的儿童术前遵医嘱肌肉注射安定针。

3术后护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未清醒的患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0.95以上,患儿未清醒之前需专人守护。

3.2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心电监护72h,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瞳孔、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3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于术后切口的观察是早期发现并发症的重要内容之一,术后为了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穿刺部位均给予8字绷带法加压包扎12h-24h,患者在8h内肢体完全制动,绝对卧床24h,以降低出血的发生,由于手法、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关系,以及患者自我约束能力差、不合作等特点,本组2例出现局部血肿,经及时处理后好转。同时,伤口处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换药1次,连续3天,发现污染及时更换。

3.4趾端血运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患儿术后需卧床休息,伤口处加压包扎,会导致术后趾端血运不畅血栓形成。故需要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趾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静脉回流障碍。如果有肤温底、颜色发暗、静脉回流差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无一例血栓形成。

3.5饮食指导患儿全麻清醒后1h后可以饮少量温开水,逐渐进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食。饮食种类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鼓励其多吃新选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6健康指导告诉患儿及家属术后应遵医嘱口服抗凝剂的必要性。在服药期间不能增加或减少药物。出院后3个月、6个月复查,无异常可正常生活,如出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