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

黄清飞

(百色市第一小学)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强调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之间的协调性和同步性,教师的指导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

引言

“自主学习”策略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彼此协作、合作,提升其合作能力,“探究式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根据自身的假设和猜想并利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笔者将从这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应用。

一、加强方法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指导学生们课前预习,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充足的课前预习工作,在课前预习中,学生一般都会自己去探寻课文中的疑问,自己去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自己标出质疑的地方。通过课前预习,基本上就为学生们营造出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再在课堂中进行铺垫,将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第二,明确自学目标,加强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每堂课之前,都应引导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他们在学习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数,使其学习中有了明确的方向。这将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第三,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每堂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只有这样,学生们才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创设问题情境,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提升主体地位,加强合作学习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是整个课堂的参与者,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也不是局外人或者旁观者,他是学生们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第一,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学习策略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性格等差异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首先,应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根据座位进行分组,尽量使每组中搭配着学习能力强及弱的,以及表达能力好及不好的,每组中各成员之间个性尽量不要一致,这样将有利于他们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在分组合作中,每位学生都对应着一个工作岗位,并且要进行轮换,实现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最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都必须进行彼此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对自身问题和不足的认识,升学生之间的合作乐趣。第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教师跟学生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互动,对学生课堂活动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同时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各种

质疑和批判都应大胆提出,与老师共同探讨,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当然,教师在合作教学中还起着引导点拨、及时调控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过多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

三、精心设计课堂,加强探究讨论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强调探究式教学策略,其主要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根据自身的假设和猜想并利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对话、辩论、讨论等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之间进行自行探究。同时,教师还应该多设置一些实践性教学场景,让学生进入到实践中进行探究。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强调探究式教学策略,其主要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根据自身的假设和猜想并利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对话、辩论、讨论等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之间进行自行探究。同时,教师还应该多设置一些实践性教学场景,让学生进入到实践中进行探究。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自主性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间及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应该精心设计探究式课堂,加强学生间的探究、讨论。当然,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间是彼此交叉,彼此联动的。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许高厚,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黄超.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2).

[6]吴寿锦.学生教会了我[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