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扩患者的肺功能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扩患者的肺功能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

刘军

刘军

(四川省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610400)

【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已确诊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3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17例常规抗感染、祛痰、抗炎、对症治疗;对照组17例除常规治疗外,行纤支镜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FEV1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且简单易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扩张

【中图分类号】R5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269-02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作为呼吸系统的检查及治疗手段,目前已广泛于临床,特别是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及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有大量文献表明,纤维支气管镜对于肺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也有重要临床价值。我科自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选择了34例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对其中17例支气管扩张病人实施了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结合肺功能检查对比,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诊断及配合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34例病例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在31—72岁间,平均年龄53岁,病程在1周—3年间,所有患者均按症状、体征、胸部CT检查标准入选。

2、检查及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查肺功能(SCHILLERSP-1型肺功能仪)、采血查血常规、抗感染及祛痰治疗,HLS—2200p型纤维支气管镜,按常规纤支镜检查进行术前准备,对照组作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对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用0.9%NS5-10ml经活检孔少量多次注入灌洗液进行灌洗,总量100ml左右。用无菌标本采集瓶回收灌洗液,分别送一般细菌涂片、抗酸杆菌涂片及细菌培养等检查,最后感染较重的患者注入丁胺卡那0.2,每周1-2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周后复查肺功能(FEV1)。

3、结果根据治疗组及对照组,肺功能(FEV1)进行比较。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X2检验

结果

根据两组两次肺功能检查对比,对照组中有5例肺功能改善,改善率29.41%。治疗组中有10例肺功能改善,改善率58.82%。两组病例治疗后FEV1变化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本组病例中12例患者灌洗液培养出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例;肺炎克雷白杆菌3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大肠埃希氏1例;指导了临床合理用药治疗。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段或亚段支气管管壁破坏和炎性病变,受累支气管管壁结构因慢性炎症破坏,并被增生纤维组织替代。常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后,气道反复炎症导致气管异常、持久扩张。而临床常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表现。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常出现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

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检查(BAL)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及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抽吸,收集支气管及肺泡表面衬液,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1]。纤支镜检查可直接进入深部气道,应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检查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通过刷片及灌洗液所取的标本无污染,结果可靠,阳性率高,具有直接、可靠、敏感的优点,包括培养、涂片及灌洗液成分分析,对明确病原学诊断及指导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组12例患者通过支气管灌洗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氏、鲍氏不动杆菌等致病菌,结合药敏试验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了疗效。而且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反复、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引流不畅等情况,导致支气管肺部感染反复迁延不愈,逐渐出现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而且长期反复使用抗菌素后,普遍存在耐多药的情况,而且全身用药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浓度,而采用纤支镜支气管管肺泡灌洗术和局部注入抗生素,药物直接注射在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明显超过血药浓度,直接起到了杀菌作用,使支气管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同时,通过纤支镜能充分吸引各叶段支气管腔内脓性分泌物及清洗病灶,减轻症状,能使阻塞的支气管尽早复通,促进病灶吸收,肺通气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治愈率高,疗效快。本研究中,治疗组13例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及局部用药后患者咳嗽、咳痰、气紧症状明显改善,1周后10例肺功能明显改善,改善率58.82%;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肺功能5例改善,改善率29.41%。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变化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支气管扩张症等肺部感染患者,特别是在全身静脉使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配合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局部注入抗菌素,明显提高了疗效及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且简单易行。更加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刘长庭.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57

[2]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支气管镜学组.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