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初探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郭微

郭微

身份证号码:23010319930309XXXX哈尔滨市建源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让我们深思融入到建筑行业中。本文分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要点,阐述目前城市能源消耗现状,并对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和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类型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低碳生态城的建设发展,促进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城;探讨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已经逐渐被人们重视。环保意识逐渐地渗入城市规划当中,给建筑行业带来挑战。在实际操作中,建筑施工状况并不容乐观。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的理念被应用到城市建筑施工中。对此国家建立有关测评机构,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实际性能评估后颁布绿色证书,绿色建筑发展才可以带动城市向低碳生态城发展。

二、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的总体思路

1.与国家“两型社会”相协调

建设低碳生态城要与国家的“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首先,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础,有重点、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展低碳生态城的建设,做好前期与长期目标,如前期以减少碳的排放量为主,长期以控制气体排放速度为目标,做好规划;其次,将生态保护与低碳城市相结合,转变城市增长模式,建立低耗、低排、高效、高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模式;最后,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与先进国家合作,向其学习,引导建立新的低碳的消费模式。

2.建立低碳生态城的总体思路

(1)建立利益合作机制

生态城市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了,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因此,要想建立低碳生态城首先要树立人们的生态意识,像绿色建筑一样,让包括设计师、供应商等在内的各方都达成共识,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共同推进低碳生态城的建立。

(2)继承传统,创建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的地方建筑文化,是经历了几千年沉淀与考验,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在建设低碳生态城时应该善加利用,如陕西的窑洞、苏州园林等,设计的非常巧妙,中国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这些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

(3)具有可行性

建设低碳生态城应当是建设成本可以负担起的,不然一切只能成为空话。国家应对此给予政策上的鼓励,金钱上的支持,实行以点带面,做好城市试点,带动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发展循环经济,突出重点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的发展中,对于城市资源的建设要做到低消耗、高利用。也就是说,要建立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相符形成的。其目的都是要以实现健康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强保护城市中的各种资源。那么,建立完整的,适合于城市自身特点的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发展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设生态生态城市的同时,要突出城市的重点领域。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发展主题,那么,在对城市进行建设的同时,就要首先考虑到城市的自身优势。城市的水资源建设,城市的绿化,城市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建设,都是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元素。

三、实现低碳城的发展策略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田园城市发展的国家是英国,并且颁布了城乡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英国生态城发展共有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田园城市时代,第二阶段是在二战以后提出的,也就是新城建设阶段;最后就是目前还在发展并延续的生态城阶段。我国要结合国情,并向国外的经验进行借鉴,提出适合我国实行并发展的低碳生态城的建设和发展策略:

1.碳排放问题

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很大,应该提倡使用创新性、并且覆盖面广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范围包括学校、办公室、家庭、商店和公共设施,都应该实现低碳排放。要对公共场所、街道和所有建筑,包括公园绿地、公共建筑物和绿色住宅建筑等设计科学、高水平的建设方案,一定要符合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具体要求。不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设计和控制,还要将此列入到生态城建设的长远规划中,要在城镇社区或相关部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负责部门,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城的建设和均衡发展。

2.交通问题

解决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就更加困难,如果想更好的实现低碳城市,那么就要将交通覆盖到整个地区,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私家车出行的频率,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的顺畅、提倡骑车和步行,如果能够保证绿色出行的畅通,那么至少能够将私家车出行降低50%以上。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对交通的要求就会很高:首先是住宅区的规划,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设置标准为:十分钟步行时间可达;社区服务完善,包括商店、社区中心和社区卫生健康。将依赖于私家车、小汽车的出行模式减少,做到合理科学的布局和规划,这样的布局称之为美国南部郊区化的设计模式。

3.住宅问题

对当前的建筑要求是,建筑施工和设计要按照建筑节能标准的至少65%来计划;房屋内部设置能源监控设施、宽带要求速度高、通信实时性,并且建筑使用的材料要符合节能环保的最高标准。并且对于一些具体事项还有进一步的要求:结合综合节能情况,实现碳排放量最低或为零;开发使用的过程要采取低碳排放或零排放的供热供暖系统措施,将现有的建筑在当前的基础上再降低70%的碳排放量。另外,住宅型建筑房屋还需要提供至少占据全部住宅综述的30%的可担保、低价住房,这样的住房包括廉租房、过渡性出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此外生态城地区应该建立商务或混合居住性能的房屋,有效降低通勤出行和非持续的出行情况。并且保证新住宅和就业岗位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便于骑车、步行或公共交通解决出行问题。

4.服务设施问题

社区要能够为居民提供健康、愉快和方便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要求和标准较高,要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及人们生活现状建立图书馆、体育场所、游戏场所、娱乐设施、教育基地、建立与社区志愿者相关的公共设施等。

5.绿色环保基础设施问题

生态城的建设要求是绿化空间至少占总面积的40%,而且在绿化空间中最少有一半是管理好、质量高的公共空间,并且对于开放的绿色空间应该保持多样化和多功能性,如湿地、绿地或社区城镇广场,既能用于娱乐,也能步行或骑车,给人们提供陶冶情操的地方,同时能够对雨水排散。

6.废弃物处理问题

生态城的建设要求城镇对废物的回收处理达到100%,并且建设中要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而做出科学的规划,对废物进行处理时,要考虑废物是否能够作为燃料来给生态城提供能源。

7.水资源问题

想要实现生态城,就需要对节水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针对缺水情况特别严重的地区更应该设定长远目标。对节水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城的建设不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或降低水资源质量;解决水质量问题,并不断改善质量;排水系统要求生态城做到可持续性的实施。

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和居住环境的恶化使人们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推动城市化的全面发展,绿色建筑顺应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提倡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二次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居住环境。通过建设绿色建筑,打造低碳生态城,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为我们的后代创造出更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孙铁衍.生态城市:理念与行动[J].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2]姚士谋,陈爽,房国坤.现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路[J].城市规划.2011(02)

[3]刘明华.生态理论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途经[J].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