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与

/ 2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与

李侃王超聂浩

(长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荆州434000)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学生较早接触临床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该2门课程概念繁多、内容繁杂、琐细、抽象、逻辑推理严谨,因此,学习时常感到枯燥无味、难懂、难记、难应用。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大发展,免疫学,微生物学的研究也进入了分子水平时代,更加凸显了2门课程的难度。但是由于其在医学检验生课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让医学检验生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学好这两门课程,是每一位医学免疫学教学工作者一直努力追求达到的境界。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方便学生更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增加课堂互动、让教师更了解学生及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等众多优势。【1】近两年“翻转课堂”的兴起使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跃跃欲试,试图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我们采用基于网络平台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设计,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库和公共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究基于网络平台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授课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1.教学设计

本教学研究以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课程为医学检验专业核心专业课程《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依据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医检职业的岗位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等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对比实验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

1.1教学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长江大学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两个平行班级为研究对象,学生均为三年级在校生,通过前几个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已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一个班级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作为对照,另外一个班级则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

1.2教学方法《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课程2组学生均由相同教师授课,授课学时和教学进度,授课教材均相同。(1)翻转课堂教学①课前准备。a.教学资料准备。授课前组织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将《医学免疫学》已广泛应用检验科各个专业领域实验原理中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微生物学》教学尤其是细菌学和真菌学,细菌和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所致疾病的特点、微生物学检查法,相同种属与其他菌种的鉴别点这些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内容。课程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准备教学资料包,其中包括教学视频、教学PPT、案例、学习任务、教学进度表和相关拓展资料。例如在“变态反应”这一章节的翻转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视频和PPT向学生重点讲解Ⅰ、Ⅱ、Ⅲ、Ⅳ型各自分型免疫成分损伤机制的特点,常见病,流行病学感染的特点。和案例分析:比如一个人“感冒”一段时间后,患了肾小球肾炎,教师先介绍病例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阳性检验指标,尿红细胞+++,颗粒管型3-5个/高倍视野,ASO抗体800单位,提出问题“引起本病最可能的致病菌是什么?依据是什么?链球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致病性是什么?病人尿里为什么会有红细胞,ASO抗体会为什么增高?此外还上传了一些有关“变态反应”的文献供学生拓展学习。在试验班创建“翻转课堂”QQ群作为网络学习平台,于课前1周将教学资料包上传至群共享供学生下载学习。b.学生准备。课前先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教学的内涵、模式和意义,使学生形成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认识。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5人,并推选1名组长负责组织学习讨论。学生于课前下载教学资料包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教学进度进行自学,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QQ群中提出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交流讨论。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课前布置的各小组所分配的学习任务和案例分析,并将学习成果和疑难问题进行汇总以供课堂使用。c.教师准备教师通过QQ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并根据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准备本章节课堂重点讲解的内容。②课堂教学a.学习汇报。学生以组为单位针对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案例分析进行汇报交流,其他组学生针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和补充。b.教师点评任课教师对每组的汇报情况及组间的讨论进行点评,对于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分类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性问题则课后一对一指导。c.重难点知识总结。根据学生病案分析讨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上述Ⅲ型超敏反应原理分析病例中学生经过讨论利用学到的即链球菌作为抗原,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链球菌抗体,两者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激活补体,发生了炎症反应,故病人尿里才会有红细胞,ASO抗体会增高。教师最后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进行总结,并指出诊断要点与难点,进行总结,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③课后指导、反思。课堂教学结束后,对于课程内容仍有疑问的学生,教师在QQ群进行讲解答疑。另外,学生需完成课后作业并针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可采用日志的形式发布到QQ空间以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达到共同进步目的。

(2)传统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各章节重难点内容。

1.3教学评价方法

(1)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的评价方法: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前评价:通过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网页、图书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预习情况可通过教学互动软件反馈,教师借此对其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课堂考查:课堂活动采取任务驱动法,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分组讨论和小组竞赛答题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课后考试:通过校内教学平台安排在线测验,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摸底。

(2)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由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考勤情况、实践技能操作情况以及最终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

2教学效果分析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实验技能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由实验员和授课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进行评分;统一安排笔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以便于客观合理的评价两个班级的成绩。将实施不同教学模式的两个班级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实验技能考核成绩统计分析

实验技能考核项目为“肥达反应”实验操作步骤,细菌接种四步划线法。对两组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基于网络平台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授课的班级平均成绩为(78.16±15.106)分,另外一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班级,平均成绩为(65.74±12.472)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级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5)。

3.2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笔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采用不同授课方式的两个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理论知识考核结果为:采用基于网络平台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授课的班级平均成绩为(73.10±13.136)分,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平均成绩为(62.59±10.471)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从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验技能操作考核结果比较来看,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由于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方法采用的是多元化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最终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4.教学效果与反思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与医学检验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在施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为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课程内容难度和学生知识结构特点,需要注意掌握好以下几点:①学习内容不宜太难,以便学生能自学、讨论,并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仅留下少部分难懂难学内容,便于学生课堂上能充分讨论,获得所需知识。如难点、困惑过多,可减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②组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负责组织小组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提交等工作,对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认真筛选任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③搭建好教师和学生联系的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④利用学生互评环节,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学习,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能提高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倡导互助式和讨论式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解答,促使教师对教学的不断反思,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但是,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需要不断完善,以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春霞.李志华.戴军,等基于BasicdMcd平台的医学免疫学大班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12(7)700-702

长江大学教学研究研课题:Yjy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