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关于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翟芳

翟芳

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01

摘要:人性化设计的实质是建造适合人使用的空间,这是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人性化设计理念是人们不断改造世界时一直追求的目标,是社会长远发展的研究主题。本文概述人性化设计和公用空间的内涵,简析人性化设计的特点,探索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人性化的设计路径,以期对未来公共空间人性化的设计与创作提供借鉴,从而设计出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公共建筑,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字:现代公共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思考

引言

随着现代公共建筑功能的复杂化发展,新型的空间结构体系随之产生。只有将建筑功能与结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更好的建筑空间。但在建筑设计中,由于过分关注技术水平和空间塑造,并没有以人为本进行设计,导致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不够人性化,使建筑设计没有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例如,我国一些公共建筑是混凝土构成的,虽然可以给人视觉美感,但室内空间设计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够人性化,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只注重空间宽广性,却不能让人感到亲切舒服。因此,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应使空间更加丰富,提高公共建筑空间的吸引力。

1人性化设计与公共空间的内涵

1.1人性化设计内涵

近年来,在我国设计领域中,人性化理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是把自然、建筑和人进行和谐统一的设计,也就是说公共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核心,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人工条件,在建筑场地环境、内部空间和细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人的发展愿望,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者和设计者都是人,如果设计无法满足人的要求,那么设计就没有意义,同时违背人性化设计的核心思想。因此,人性化设计师应以“人”为出发点,更多的以使用者的视角看问题,多听取使用者的建议和想法,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公共空间的设计形式和功能,进而设计出人性化的公共建筑空间。总之,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为人设计,以人为本,创造良好和谐的建筑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层次需求。

1.2公共空间内涵

由于公共空间的限定要素和功能不同,现代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分为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和建筑外部公共空间。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是用一些物质材料和技术工具对自然空间进行隔断,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门的需求和愿望,它不仅是指建筑室内空间,还包含建筑实体构建的,有一定封闭性的半室内空间。虽然建筑内部空间的类型很多,但根据性质和空间形态主要分为节点空间(即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广场)和路径型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街道),二者共同组成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整体。

另一方面,城市外部建筑公共空间是由建筑外立面限定的公共空间,其限定范围较为模糊,建筑外部公共空间依附建筑存在,有广泛的使用人群,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例如,建筑室外广场、建筑外廊、建筑庭院、屋顶花园和停车场等都属于建筑外部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它们是建筑内部与城市环境过渡的载体,不仅拥有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还促进与周边城市的环境的联系。

2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实现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后,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需求,现代建筑主义中刻板和千篇一律的建筑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美好人文情怀。公共空间的人文化设计特点是:第一是大众化,即公共建筑设计师在人性化设计过程中会首先考虑人们的心理共同点,在各种建筑公共空间中都能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例如,人们追求绿色环保的自然环境。第二是指向性,即建筑设计师应考虑建筑的自身特点,例如,该建筑是为医疗事业提供服务还是为商务办公提供服务,从建筑的使用者进行综合分析,为建筑设计指明方向。第三是创造性,设计师要关心人,为使用者着想,采用不同的方法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与环境要求的多元化格局,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特点,体现人文关怀与尊重。

3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设计要注重人性化

公共建筑为人们提供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提高公共空间的服务意识,即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提供服务。因此,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注重人性化设计。

3.1人性化设计建筑公共空间的布局

公共建筑设计的平面布置非常重要,可以满足公共空间的使用要求。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这一核心内容,合理安排设计元素。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行为,还要关注建筑的经营管理、公共空间的人流情况和使用方法、社会心理等因素。虽然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很大,但人流密集,如果很多人总在一个空间内,很容易让人觉得空气凝固、产生窒息感。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公共空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公共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因此空间设计比例一定要协调。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交流空间,所以公共空间设计一定要使人们觉得视野开阔、感觉舒适。此外,公共空间设计布局要处理好各部分的功能关系,一些功能空间可以抬高顶棚或降低地面,或者用隔墙、家具、绿化等方法对空间进行分隔,提高功能作用,进而形成更加协调的公共空间,获得较好的整体效果。

3.2合理设计建筑公共空间的光影

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布置光源,使公共空间内的各个角落都能得到照明。而且公共空间的光照设计可以利用独特的灯具造型创造小面积的光照氛围,通过局部采光,发挥灯光的照射作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公共空间的艺术效果,还可以使墙面受到灯光的照射变得五彩缤纷,不再单调。例如,体育馆健身房的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要呈现出空间的大体形状,还需要灯光装饰,让整个空间充满质感,从而满足不同的环境氛围需求。因此,在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灯光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利用不同的灯光照射效果创造不同的空间意境,使空间意境随着灯光的变化随之改变。

3.3建筑公共空间的材料装饰设计注重人性化

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室内空间的装饰材料,装饰材料不仅要满足技术需求,还要积极需用可重复使用的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不仅可以选用美观的轻质材料,还可以选择人工合成的木质材料,这样既环保又实用。为丰富空间设计内容,局部可以用玻璃、陶瓷、竹子、和一些编织物进行装饰,既可以提高艺术效果,又体现了人文情怀;还可以巧妙地搭配砖和石,根据其形状特点,美化装饰效果。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应充分发挥这些材料各自特点,获得不同品质的装饰效果,全面提升公共空间整体美感与人性化。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公共建筑过分关注设计外形结构和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在设计公共空间时,只重视空间观感,却不够重视人在公共空间的舒适感。然而,公共建筑的目的是以创造公共环境为主,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度公共空间,如果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就会使人觉得不舒服、甚至是生硬感,不能很好的与公共空间和谐统一。因此,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采用人性化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人对公共空间的各种需求,充分发挥建筑的积极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琰娜.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121.

[2]王润泽.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6.

[3]葛国栋.公共建筑非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