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周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周燕

周燕柏雪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红河州661100)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影响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选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提高术后舒适程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疼痛程度;外科手术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290-02

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疼痛(通常病程小于6周)是困扰外科手术病人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75%手术病人有较明显的术后疼痛。外科手术带来的疼痛感,通常呈现出急性、剧烈的特点,这种疼痛感不但有可能会导致机体系统功能水平的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所以,针对接受此类手术后产生疼痛感的病例展开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手段,不但能够减轻疼痛感,而且有利于疾病和创口的康复。本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我院80例患者进行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编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患者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4岁。在性别、身高、病程等指标方面,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出充分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病例在术后仅仅接受普通护理。

1.2.2观察组本组病例在术后接受普通、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行为干预,止痛用药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

1.2.2.1健康宣教有效的健康宣教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耐心讲解各项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知识及目前治疗手段,使患者对所患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措施,注意事项,康复及术后等方面有一定了解[1]。要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疼痛机理,使患者充分了解术后疼痛产生原因,并向家属及患者指导如何进行简单的护理,防止不合理的护理措施起到相反的效果。要求患者进行主动的术后疼痛预防和控制,实现缓解和无疼痛护理效果。

1.2.2.2心理护理很多病例在接受手术后,都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很有可能导致疼痛感变得更加明显,而且会延长创口恢复时间。通过与患者建立融洽护患关系,针对患者特点,采用个体化心理治疗和护理措施,跟踪了解病例情绪状态,采取科学的方法展开心理评估,在此基础上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进行心理关怀,体贴患者,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技术操作轻柔,病房环境舒适整洁,消除患者消极心理,克服术前思想准备不足,愉悦迎接手术。

1.2.2.3行为干预引导患者尽量保持能够让肌肉保持松弛的姿势,这对减轻疼痛感讲很有帮助。例如对脑部手术患者,采取头高脚低保持一定的角度,避免手术区受压,利于颅内静脉回流[2];对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清醒血压稳定,应采用半卧位;对于臀部手术患者,保持仰卧位,避免挤压臀部伤口引发疼痛。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指导其采取主动卧位,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以减少伤口扩张力,随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循序渐进下床活动,注意第一次下床活动,避免发生跌到。

1.2.2.4自我调节术后紧张情绪会影响患者对疼痛敏感度,降低其对疼痛承受力,最终导致恢复缓慢。可在病房播放节奏比较慢的轻音乐,起到舒缓心情的作用,让患者将部分注意力放在音乐上,降低主观上的疼痛感。给予正面、积极的暗示,利用患者的兴趣帮助其转移注意力[3]。也可采用休息,聊天,看书等形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慢呼吸和深呼吸,进行全身肌肉放松锻炼,有效缓解疼痛。

1.2.2.5药物治疗对患者术后愈合程度定时检测,对患者疼痛症状,早发现,早纠正,尽量对因治疗,减少止痛药使用。如果疼痛感没有达到剧烈难忍的程度,尽量不要使用止痛药。使用此类药物的剂量越小越好,防止病人对其形成依赖性[4],同时告知患者止痛药机理,避免盲目使用。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频率自患者手术回到房间以后在疼痛未稳定控制时,评分4分以下每天评估1次,4~7分每天评估4次,7分以上每天进行六次的评估。每完成一次药物治疗,进行多次的评估,以了解治疗后的成效,通过静脉输入药物后5~10分钟,口服用药后1小时评估治疗效果。

1.3.2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研究后发现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并且统计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手术过程中,无一例病例发生恶性并发症。充分说明,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轻病例疼痛感,避免其对止痛药产生依赖,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2.结果

疼痛是机体进行有效自我保护的一种特殊机制;外科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损伤组织引起有害性刺激,一般而言,疼痛感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它是机体被伤害后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术后疼痛感的存在,极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引发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给术后护理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对于术后疼痛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其疼痛感,缓解消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将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控制在更低范围内,以上种种,对加快疾病和手术创口的康复都是非常有利的。

综合护理干预是通过积极有效对外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止痛药护理,体位护理及患者自我调节,帮助患者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康复环境,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使其对手术过程和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将手术后疼痛感的来源、持续时间、护理人员会采取的措施等知识一一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理解疼反应,掌握一定护理常识以帮助患者转移对疼痛注意力,从主观上减轻疼痛影响力。

综上所述,针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不但有助于减轻其疼痛感,舒缓各种负面心理情绪,而且还能够使患者对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更加满意,促进疾病以及创口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高梅仙.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2014(08).

[2]谢素美.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

[3]崔艳.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34).

[4]陈海莹.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