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再通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输卵管再通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李颜波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154603

摘要:目的:比较介入术联合中药的方法和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其中55例患者为试验组,在输卵管再通术后行中医内外合治(灌肠、内服)联合宫腔通液术;51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即采用FTR和宫腔通液术。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两组的生育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程度,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阻塞程度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试验组的妊娠率显著多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卵管通畅程度上,各型阻塞程度的患者试验组的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输卵管再通术;中药

近年来,女性不孕症的发病人数不断的增加,输卵管阻塞是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发病率高达20%~30%[1],多种因素可导致女性输卵管阻塞,如附件炎、盆腔炎、输卵管病、婚前性行为、性疾病等。随着介入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化,输卵管再通术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是目前输卵管阻塞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手术的成功率很高,但输卵管内的微环境仍无法改善,导致最后的疗效不理想。本院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联合的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以期促进输卵管功能的恢复,提高通畅率。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试验组患者55例,在输卵管再通术后行中医内外合治(灌肠、内服)联合宫腔通液术治疗,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98岁,不孕年限1~14年,平均不孕年限6.3年,Ⅰ度输卵管阻塞患者10人,Ⅱ度22人,Ⅲ度16人,Ⅳ度7人,Ⅴ度0人;对照组患者51例,行西医常规治疗,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0.2岁,不孕年限2~13年,平均不孕年限6.5年,Ⅰ度输卵管阻塞患者9人,Ⅱ度20人,Ⅲ度16人,Ⅳ度6人,Ⅴ度0人。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阻塞程度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①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检查确诊为输卵管积水、阻塞或不畅;②腹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术证实输卵管阻塞或不畅,且有盆腔粘连;③排除男方不孕,育龄期妇女未避孕性生活1年以上而未受孕;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第3、4项必须具备,兼具其他项中的1项可纳入诊断。

1.2治疗方法

试验组:在月经干净后的4~7d行输卵管再通术治疗。术前约20min肌注阿托品,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固定宫颈位置。将造影管置入宫腔内,注入对比剂,根据输卵管造影情况,通过导丝引导,将导管插入患侧输卵管内口。成功后撤出导丝,将约2mL的对比剂注入导管做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初步再通输卵管并评价输卵管的功能和形态。若输卵管已经再通,对比剂可弥散入盆腔,此时则将生理盐水5mL混合丹参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529)5mL注入导管。若仍未再通,则用导丝疏通阻塞处,成功后重复以上操作。术后口服抗生素3d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所有患者均疏通成功,图像检测显示正常输卵管。再通术后的第一个月(月经干净后4~7d内)行宫腔通液术2次,注射丹参注射液,连续治疗2个月。若患者在通液术过程中无返流、无阻力且无腹痛,则治疗2个月后(即再通术后第3个月)可结束治疗。宫腔通液术后口服抗生素3d预防感染。输卵管再通术后当天以及宫腔通液术当天起口服中药汤剂7d,每日1剂,中药汤剂的成分为赤芍15g、当归25g、莪术10g、川芎20g、穿山甲20g、三棱15g、路路通15g、乳香25g、鸡内金20g、没药15g、白花蛇舌草300g。同时保留灌肠7d,每日1剂,中药成分主要为三棱25g、莪术10g、金银花20g、水蛭15g、连翘20g、威灵仙15g、皂刺25g、败酱草15g,将药物与水合煎浓缩至100mL,肠内药温保持约39℃,保留25~30min。

对照组:输卵管再通术的手术方法同试验组,术中将庆大霉素16万U,2%普鲁卡因2mL、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5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灌注入导管。同样所有患者均疏通成功。术后执行宫腔通液术和抗炎治疗的周期与试验组相同。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检验统计学显著水平为P<005。

2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输卵管阻塞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级阻塞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Ⅰ度、Ⅱ度、Ⅲ度阻塞程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Ⅳ度、Ⅴ度患者总和,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输卵管通畅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试验组宫内妊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孕率和异位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输卵管阻塞的病因较多,最常见的是炎症,绝大多数为感染,有一般的细菌感染,也有特殊的病原体感染,诸如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原虫等。炎性损伤、细胞毒性免疫等均可使输卵管黏膜水肿充血、管壁增厚,而组织黏液栓、碎片或是血块则可阻塞、粘连输卵管,使受精卵不能结合,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生。发病早期输卵管壁仍保持结构完整,导丝介入再通或是冲洗均可使输卵管重新再通,患者受孕几率大。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对该疾病的治愈有很大的帮助。

近几年,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保留灌肠的机制是通过肛门直肠给药,直肠可直接吸收药物,使药物浓度在盆腔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显著增加子宫的炎症吸收和局部血液循环,通畅输卵管,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本研究用于内服的方剂有活血通经软坚之效,其中有活血补血的当归、川芎等,当归可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平滑肌痉挛和抗炎镇痛;有通经散结的穿山甲、路路通,穿山甲可降低血液黏度、抗炎;有化瘀消症的没药、赤芍等,还有利湿解毒的白花蛇草等;用于灌肠的方剂有活血行气散结之效,其中有破血行气的莪术、三棱和水蛭等,莪术有抗菌抗炎、抑制血小板和血栓等作用;有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连翘和败酱草等,连翘起抗炎、解热、保肝之功效。维持局部药物一定的温度和浓度可有效加快直肠黏膜的吸收,促进输卵管炎症的吸收消散。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输卵管局部血管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炎症吸收,恢复输卵管的畅通。

综上所述,介入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伟华,严英,郭真真.丹参注射液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量效关系初步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4):4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