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332例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氨溴索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332例疗效分析

罗述美

罗述美

(大理市凤仪卫生院儿科;云南大理671005)

【摘要】目的:探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两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选取的332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生理盐水剂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1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771,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径方法疗效比较好,值得在基层临床治疗中推荐使用。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两种途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静脉滴注;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82-01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这两种给药方式各有优缺点,国内钟志远[1]吴宗跃[2]等报道认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比较好,而栾小英[3]等则认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为了探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两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我科对两种不同给药途径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332例患儿,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4]的患儿。排除标准: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疾病者;资料不完整者;家属不合作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166例,男性92例,女性74例,年龄1~7岁,平均(3.7±1.6)岁,病程2~7天,平均(4.2±1.4)天,毛细支气管72例,支气管肺炎94例;对照组166例,男性88例,女性78例,年龄1~9岁,平均(3.6±1.5)岁,病程2~8天,平均(4.3±1.2)天,毛细支气管68例,支气管肺炎9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种类等因素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辅以退热、止咳、平喘等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213,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治疗,年龄>7岁用量为20mg/次,一天2次,3~6岁,用量为9mg/次,一天3次,年龄<3岁,用量为6mg/次,一天2次,连用1周;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同上)加10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年龄>7岁用量为20mg/次,一天2次,3~6岁,用量为10mg/次,一天3次,年龄<3岁,用量为5mg/次,一天2次,连用1周。治疗一周后观察两组疗效,一周后治疗效果不纳入本观察范围。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1],显效:患儿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并且肺部干湿啰音等病症情况全部消失,经过X线检查患儿肺部情况良好,呼吸系统的病情恢复正常,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有效:患儿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呼吸系统的病情有一定的恢复,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效:患儿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未有好转,呼吸系统的病情无恢复,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和显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26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59%;对照组显效110例,有效3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9.1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771,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后两组患儿在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啰音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是腹痛腹泻4例(2.41%)、恶心呕吐14例(8.43%)、食欲低下16例(9.64%);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是腹痛腹泻6例(3.61%)、恶心呕吐18例(110.84%)、食欲低下22例(13.2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各条目无差异,均未特殊处理,不影响治疗。

3讨论

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呼吸道[5]官腔相对狭窄,纤毛运动能力较差,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小儿咳嗽反射和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功能较差,导致呼吸道阻塞。盐酸氨溴索[6-7]又名氨溴醇,为溴已新体内的代谢物,其不仅能直接与支气管黏膜腺体结合,促进释放黏膜溶酶体,降解痰液中的黏多糖,还能抑制黏液腺体和杯状细胞中的酸性糖蛋白的合成,降低痰液黏度;同时盐酸氨溴索具有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促进纤毛摆动频率的功能,从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肺泡和气管通畅,是目前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应用最广泛的祛痰药物之一。本观察结果提示,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较为安全,与国内研究一致[8];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给药方法明显优于雾化吸入的方法,且患者的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仿[1-2]。究其原因,可能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药物将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采用雾化吸入则是药物进入呼吸系统,药物同时通过皮肤黏膜上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雾化吸入方式药物最终吸收进入体内的量相对静脉滴注要少一些。因此,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时,推荐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

参考文献

[1]钟志远,丁蓉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95-196.

[2]吴宗跃.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176-177.

[3]栾小英.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8):147-148.

[4]桂永浩.小儿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10-213.

[5]何兆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9):51-52.

[6]仲亮晓,陈廷雷.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32-133.

[7]李慧.盐酸氨溴索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172-173.

[8]李逢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安全性评价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