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幸福教育模式,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创新幸福教育模式,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胡天佑

山东省日照田家炳实验中学276800

日照第二实验中学始建于1995年,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慷慨捐资250余万元建造了学校懿德馆,自此更名为日照田家炳实验中学。学校推行的幸福教育理念,植根于田家炳先生爱国奉献的传统美德,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强调爱国奉献,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师生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和感受幸福的教育过程,实现师生为获得幸福而热爱教育、享受教育的目标。既根植于传统文化,又赋予时代内涵,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

一、创新幸福文化内涵,营造幸福和谐校园

学校致力于打造幸福教育,弘扬幸福文化,文化建设基于田家炳先生的传统美德,参考儒学经典《大学》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的核心思想,提出:“教育就是教化培育,先教化学生心性,明德明礼,养其懿德,后博学笃行,育其才能。”据此,学校将三座主体建筑分别命名为“明德楼”(教学楼)、“懿德楼”(办公综合楼)、“笃行楼”(实验楼)。

学校加强校风校训建设,彰显学校办学品味,提升学校办学魅力与吸引力。学校的教育理念为:让学生接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以幸福教育,润幸福学生。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校风:崇德尚能,务本求实。教风:敬业乐教,勤研善导。学风: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明德楼大厅两侧均以绽放的荷花为背景,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教师的幸福,徜徉知识海洋成就美好未来是学生的幸福,幸福是一幅幅精美雅致、温馨如花的画面。特别是我校西连清清香河,年年芳草绿,处处荷花香。学校的辛勤园丁如荷花清正廉洁,香远益清,有谦谦君子风范。学校的莘莘学子亦如荷花,心怀梦想,摒除杂扰,亭亭玉立,在学校这片净土萌芽生长,来年绽放至美至纯的莲花。

明德楼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上下五层,以幸福教育为内核,分别设立了各楼层幸福教育主题。一楼主题为“习惯”,取其义为“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寓意学生的习惯养成如荷叶沐浴着阳光雨露,幸福长成。二楼主题为“礼仪”,取其义为“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寓意学生修身明礼,身有余香。三楼主题为“励志”,取其义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寓意学生砥砺奋进、崭露头角。四楼主题为“感恩”,取其义为“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寓意学生知恩感恩,像田家炳先生一样爱国奉献、履仁崇义。五楼主题为“未来”,取其义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寓意我校走出的学生将会如花般烂漫盛开,桃李芬芳遍天下。

我校不断加强以幸福文化为核心的环境建设,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创造浓厚的幸福教育氛围,使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美的熏陶,唤起学生对幸福的追求,体验教育的幸福。

二、开展德育实践探索,打造幸福德育文化

我校不断丰富幸福教育载体,创新途径,开展以幸福成长为基点的幸福德育行动,奠定了每个学生终身幸福的基础。

1.以感恩教育为切入,教学生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校以感恩教育为切入,教育学生心怀感恩,感恩田老先生,感恩父母老师,感恩同学朋友,感恩社会自然,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黑板报等渠道开展感恩教育,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送祝福、讲故事、演讲朗诵、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了校园文明建设,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带给学生深远的、长久的、触及灵魂的影响。

2.以养成教育为突破,让学生追求人生的幸福品位。我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为重点,抓住新生入学和学期初等关键节点,利用多种阵地和形式,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规范常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学习、饮食、路队、交往、上网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增强习惯养成教育的针对性。落实政教处与班主任两个主体责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提高学生人生幸福的品味。

3.以“主题教育月”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增强幸福感的体验。学校秉持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扎实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不断创新活动的载体,丰富活动的内涵,把“主题教育月”活动办成学校的德育品牌。同时与“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体验活动过程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幸福指数。

4.以文体社团活动为延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我校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大力开展运动会、艺术节、合唱节、经典诵读、书画展览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加强对艺术社团、科技社团、体育队等学生社团的训练与指导,创建名优社团和体育竞技强队;积极开展普法展览、法治报告会等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守法、用法意识;有序开展女生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5.以多元德育评价为手段,让学生绽放幸福成长的精彩。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理论,在多元智能调查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差异,建立多元、主体、开放的德育评价体系,提出了“进步就是优秀”的评价观。学校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实施发展性评价,通过“文明班级”“最美教室”“美德少年”“优秀学生干部”“进步之星”“奉献之星”等各种形式的德育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水平和位置上体会到进步与收获,让学生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精彩绽放人生幸福。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幸福课堂文化

“让课堂奠基幸福人生”是我们对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真正理想的课堂是高效的、和谐的、幸福的,氛围活跃轻松,交流自由顺畅,表达生动简明,人人精神抖擞,个个积极参与,每个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为此,学校提出“学生减负,教师增负”,以学科组为单位大兴教研之风,着力探索幸福课堂。

1.让课堂教学成为幸福教育主阵地。我校着力打造“幸福课堂”,其核心理念是民主、开放、科学、尊重、对话、合作。围绕“幸福课堂”建设,以更新教育观念、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激活课堂的水平;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导学案”教学模式,以“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文化,打造活力课堂、高效课堂、幸福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将幸福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获得成就感。教师通过及时的、个性化的鼓励和评价,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感受成功,感受幸福。

2.加强各级课程建设。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其中,我校以田家炳先生事迹为内容,编辑出版了校本课程《人生与懿德》,专门开设“人生与懿德”课,借学习田老先生美德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完善创新,进一步加大拓展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不断完善课程结构,逐渐形成特色课程体系。

3.尊重个体差异,推行“分层次梯级教学”。根据学生的客观认知水平,合理划分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分层次教学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认知水平低、接受能力慢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是以进步为前提、以层次为基础、以竞争为手段、以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幸福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