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包世军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包世军1

包世军1阚磊2孙晨3

1、安徽省滁州市公路管理局路桥工程处安徽滁州239000

2、安徽省滁州市公路管理局明光公路分局安徽滁州239400

3、安徽天扬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滁州239300

摘要:在现代化道路桥梁的建设中,因为车辆行驶中,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会对其舒适性及安全性造成影响。怎样对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强过渡段的施工质量,使得车辆的安全通行,是工程建设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道路与桥梁的过渡段施工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

前言: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设计中,过渡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部分,其施工优劣对是否造成桥头跳车现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中,桥头跳车极易出现问题,其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出现桥头跳车的重要手段。

1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设计施工的问题分析

1.1地基含水量大

通常来说,桥梁的建设位置是要高于水平面的,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地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砂石中的孔隙比较大,抗剪能力相对弱。因此,在长期使用中会由于车辆载荷的作用发生沉陷现象,从而发生桥头跳车的事故。

1.2台背材料易透水

在对台背施工的时候,往往都选用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来为台背进行填料,这些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会让孔隙率过大,在施工中难以有效控制填料的压实密度,在长期使用中车辆振动产生的荷载就会让路基沉降,从而发生桥头跳车事故。

1.3刚度差异过大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往往把刚性路面以及柔性路基结合起来进行施工,而桥梁的刚性结构比较大,其刚度要比道路结构的刚度要大。因此,桥梁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受制于车辆荷载的作用,桥跨结构的变形量明显减少,桥体不易发生变形。但是对于土基部分来说,在自身重力和外界载荷双重作用下,就会很容出现弹性变形,从而发生桥头跳车现象。

1.4钻探深度不够

在对道路及桥梁过渡段进行钻探的时候,施工人员往往根据自身认识来直观判断钻探次数和位置,这就很容易出现钻探不够的情况,使施工人员不能正确的探清软地基的深度与范围,在对软地基进行处理计算时,选用的参数与实际的参数有差别,导致软地基处理设计不符合相关标准,这就使大部分的桥梁搭板不能进行专项设计控制,从而出现桥头跳车情况。

1.5工程施工过程的不严格

在道路及桥梁过渡段施工中,道路与桥梁的施工顺序如果出现了差错,就会形成一个施工条件差、填土比较多以及施工面非常窄的短暂作业段。而且当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以及缺少一些相应的压实机具时,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压实度就不容易达到相关的设计标准。当进行分层压实施工的时候,由于压实厚度普遍过大,就不能对压实度进行准确的检测,以充分反映出实际情况,也不能发现内部是否出现空洞。而由于道路及桥梁的施工顺序出现错误,就会让工期受到无限期的拖延,施工单位一旦为了利益而恶意抢进度,不根据规范进行施工,就很容易导致台背回填松铺厚度控制不严格,台背的排水防护设置不完善的现象,给路基沉陷留下了质量隐患,从而可能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2对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设计完善的措施

2.1变形设计控制

在实施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变形控制设计的时候,路桥连接段可以容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要在10cm之内,连续三个月观测到的沉降量不能超过6mm,当达到相关规定以后才能进行路面的合理施工。如果工程的施工工期比较紧张,没有办法连续三个月观察沉降量,并且路面的局部坡度达到0.5%的时候,可以将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差值定位5cm,而这时路桥之间形成的最大沉降坡差不能大于4%。

2.2注意过渡段间的缓和过度

在对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地下过渡段间的缓和过度,以有效把过渡段之间的差异沉降给适当减少。由于道路与桥梁有着不同的结构形式,使那些刚度比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慢慢地向柔性的填土路基结构过渡的时候,其强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处治软土地基的时候,各个不同强度的过渡段之间应该设置强度过渡段,使其不同强度的段间形成缓和,确保车辆安全与舒适的通行。

2.3选择合理的填料

在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的时候,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填料,选择的填料要具有容量较大和渗水性较好的特征,这些材料通常都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在对水泥、含有树皮和树根以及沼泽土壤等杂物材料的时候要谨慎。一般情况下选择使用那些比较轻质的填料,像泡沫聚苯乙烯EPS材料等,这些轻质的填料在填筑路堤的时候,能够把地基的附加应力给适当减少,从而有效减少了地基的沉降量,而且具备很好的刚性和承载力,能确保道路及桥梁过渡段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因为车辆振动产生的荷载力而发生变形。同时,在填料选择上也可以使用粉煤灰,它的抗腐蚀性能力好,颗粒比较细致,重量轻、强度高、压缩性好,在一定技术条件的支持下,粉煤灰可以形成强度比较高的整体性材料,在路堤填筑中使用,可以把桥头的总沉降量减少,防止桥头跳车的情况发生,确保了车辆在道路及桥梁过渡段安全及舒适的运行。

2.4地基的正确处理

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分别是复合地基法以及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就是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了粉喷桩和水泥搅拌桩等。排水固结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逐渐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它可以加速地基抗剪强度的增长,使地基的承载力提高的效率始终大于施工荷载增长的速率,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排水固结法包括了真空堆载预压、袋装砂井、超载预压以及塑料排水板等。复合地基法的优点是工期比较短,可以把地基的沉降量给有效控制住,但成本较高。而排水固结法正好相反,其工程造价成本低,但是工期比较长,在完工以后有可能发生比较大的沉降情况。因此,道路与桥梁过渡段选择使用地基方法时一定要从工程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选用正确的地基处理方式。

2.5选择合适的桥台结构

在多种多样的桥台结构中,台帽的结构施工包括填筑路堤、钻孔施工以及耳背墙施工。单独就施工步骤而言,其过渡段在桥台结构施工之前进行填筑,此时没有施工作业面这方面的限制,因此可以选用功率和体积较大的机器进行辗压,消除施工死角,且在压实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压实均匀。同时,道路与桥梁过渡段再设计中要充分重视减少路桥之间的工后沉降差值,要在第一时间安排过渡段路堤以及填土路堤。尽量使用压实度相同的压实机器,将过渡路段按照基本相似的高度进行填筑辗压。路堤和陡坡预压填土应该要和填筑与辗压同步进行,大型辗压机器和小型震动压实机器要相互配合进行压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人们危险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下,对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质量的问题也是更加的重视。所以,相关建设部门必须就施工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再到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处理措施,都要加强对路基建筑的重视,采用更好材料,选择更加具体、更加合适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以此达到减轻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桥头跳车情况的发生,消除桥头跳车给路使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蔡志鹏;传统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2(10)

[2]李风雷;论析道路与桥梁的超限运输[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0)

[3]凌淼忠;论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