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沈建伟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内江642450)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以及Cobb角度数方面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017-02

Performedinthetreatmentof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fcurativeeffectobservation

Jian-weishen.Thepeople'shospitalofneijianginsichuanprovinceinweiyuanorthopaedic64245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vertebralplastythecurativeeffectoftreatmentof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MethodChoose78patients,theaverageis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implementationofdifferenttreatments,comparisonofclinicaleffect.ResultsThelengthofhospitalstay,ambulationtime,painscoreandtheCobbAnglecomparedseveralaspects,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vertebralplastyschemeisadoptedto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isreliable,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Vertebralplasty;Osteoporosis;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Clinicalobservationon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骨折疏松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骨质疏松属于一种退行性疾病,导致机体骨骼的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在过去,临床认为老年人不适合手术治疗,常采用保守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非常多,有可能导致患者因此丧命,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1-2]。我院对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在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61~79岁,平均(69.5±5.4)岁,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为62岁,最大为80岁,平均(69.3±6.8)岁,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一般资料上相比,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经过CT或X线检查确诊为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并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随时接受随访。(2)排除标准:排除了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不配合随访患者或随访丢失患者;排除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入院之后进行手法复位,复位之后实施牵引悬吊。注意嘱咐患者卧硬板床休息,并在骨折位置垫上软垫。复位后的第三天开始就可以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腰背肌肉的锻炼,以便提高康复的速度。从而第四周开始,就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床下活动,以便尽快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在整个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对患者进行钙元素的补充,例如钙尔奇等。

1.3.2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麻醉起效之后开始实施手术,在C臂机的透视作用下,选择骨折程度较为严重的椎弓根进行入路,将骨穿刺针插入椎体,在针尖达到椎体前中三分之一位置时,可以注入造影剂,实施造影剂检查,在没有出现造影剂渗漏以及引流静脉显影的情况下,在牙膏期缓慢注入骨水泥,骨水泥的注入量需要根据患者骨折程度进行调整,而穿刺针的调整方向需要根据骨水泥的弥散程度,在注入骨水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其流入椎管,只有在骨水泥完全固定之后才可以将穿刺针拔除,防止逆流情况发生。为了防止发生感染,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3d。

1.3观察项目

(1)观察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Cobb角度,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标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7分以上表示患者的疼痛感强烈,难以忍受,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4~6分表示疼痛尚可以忍受,但是睡眠质量较差,影响食欲;1~3分表示患者感受到轻微疼痛,正常生活受影响不大;0分表示无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和(x-±s)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果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机体骨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绝大多数为老年人。骨质疏松属于一种全身性骨病,患者容易骨折,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部位为髋部、腕部、椎体部位等,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椎体压缩骨折,主要表现为非外伤所导致的背痛症状,因此不容易发现,极易措施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患者还有可能伴有脊髓受损等情况,导致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给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过去,临床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微创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当中得到应用,此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等特点,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4]。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两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Cobb角度数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采用椎体成形术方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复位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情况,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不仅如此,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并发症发生少,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过去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常常采用保守治疗方案,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并发症比较多,治疗效果不理想,相对于保守治疗方案,采用椎体成形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可靠,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快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树伟,姚晓光,申勇等.“三联”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残余痛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415-417.

[2]吴曼青,王文贤,黄涛等.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8-1590.

[3]吴立明.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796-2797.

[4]刘华丰,杜文彦,鲍朝辉等.椎体成形术治疗不愈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3):4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