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优质资源民族体育竹竿舞进校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开发校本课程优质资源民族体育竹竿舞进校园

贾传法张芳

贾传法张芳(台儿庄区实验小学;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抗埠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8-246-01

著名教育家、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曾经说过:“体育发达,非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同时,《体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体育课的价值在于: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目前校园体育的缺位逼迫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体育课程是适合孩子们的课程?学校应该怎样引导,才能够让体育“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为此,台儿庄区实验小学进行了探索,决定把竹竿舞作为校本课程优质资源引进学校,引入到体育课堂。

竹竿舞起源于黎族,又叫“跳竹竿”、“打柴舞”、“跳柴舞”,是黎族特有的一种舞蹈,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竹竿舞基本节奏为开合、开开合、开开合合等,动作和节奏简单对参与者的身份、年龄都没有过多的要求,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竹竿舞规则灵活,参与者可以尽情的自由发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特点。学校充分挖掘竹竿舞的优质资源,使其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具有民族色彩的艺术舞蹈融入体育课堂,符合青少年身心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是对体育素质教育有益促进,更符合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体现我校多方位、多角度体育教学特色以及体育课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精神和民族向心力的教育。

为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校本课程。2013年5月学校派出专职体育教师外出学习竹竿舞,把竹竿舞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引进到学校,引入到体育课堂,组织全员教师联系。2014年9月竹竿舞正式成为学校创新校本课程,作为普及项目进行授课,全面推广。为搞好竹竿舞发展,学校各班级均成立竹竿舞社团,班主任和体育老师高度重视,利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积极训练,做到集中训练时重点突出,单独训练时纠正到位。击杆者和跳杆者相互配合完成各类动作,形成了一拍一动、两拍一动、十字形、井字形、单脚跳、双脚跳、合作跳等等多种花样。

学校将源自民间的舞蹈游戏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相融合,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培养了孩子的健康身心,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和自豪感,同时,保证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促进民族和谐团结。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竹竿舞已在全体师生中普及,中高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能参与表演,竹竿舞的水平极大提高。形成全校学生人人都能跳、人人有花样的局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让校园更加充满生机活力。为检阅全体学生竹竿舞技艺,2015年12月,学校举行了首届竹竿舞大赛,各班级积极备战,选音乐、找节拍、定动作,比赛取得良好效果。至此以后每年12月份定为竹竿舞活动月。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竹竿舞大赛。学校竹竿舞表演队在全市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千人展演中获好评,并荣获优秀表演奖。2016年9月9日,在“中国梦?校园情”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上,台儿庄区实验小学的竹竿舞表演,给大家带来动感的冲击、视觉的盛宴、艺术的享受,表演取得极大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舞姿优美、节奏欢快的竹杆舞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其教学经验在区域范围内推广,且好评如潮,竹竿舞教学已成为台儿庄区实验小学体育教学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