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中医辩证施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胃痛的中医辩证施护研究

杨淳钧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六四医院中医科)

摘要:目的探究胃痛的中医辩证施护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胃痛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进行辩证施护)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护理满意度为9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0%、护理满意度7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痛患者予以中医辩证施护,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胃痛;中医;辩证施护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现代西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1]。抽选我科收治的60例胃痛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胃痛的中医辩证施护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抽选我科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胃痛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4例(占56.7%),女性患者26例(占43.3%),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9.5±2.3)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辩证施护,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辩证施护具体如下。

2.1胃痛

与气滞、血瘀、食积、湿阻、寒凝、热郁有关。

2.1.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诱发因素,结合病史,分清虚证、实证,属寒、属热,在气、在血,未明原因前,勿随便使用止痛剂[2]。

2.1.2起居护理:慎起居,防外感。寒邪客胃,脾胃虚寒者,注意休息保暖,及时增添衣被,平常可多饮生姜红糖茶等温中散寒止痛,或用狗皮兜等保护胃部,避免感受寒邪。胃痛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2.1.3饮食护理:饮食以软、烂、热、易消化、富营养、少量多餐为原则,少食肥甘厚味,注意饮食卫生,勿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煎炸、香燥、硬固食物,忌烟、酒、茶等刺激性食品。胃酸过多者,不宜食过酸食物,如醋、柠檬、梅子等。胃痛发作期宜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藕粉、米汤、面条、稀饭、肉末等,少食多餐;恢复期改为软饭或面食;疼痛、呕吐剧烈,或呕血、便血量多时应禁食。另根据证候不同,当辨证施食。

(1)饮食伤胃者,宜消食导滞,多食宽中理气消食之品,可服用山楂粥(《粥谱》),或用山楂、麦芽、萝卜煎汤饮用。重者,可暂停进食。

(2)脾胃虚寒,或寒邪客胃者,宜温胃散寒止痛,如大枣胡椒汤、高良姜粥等(《圣惠方》)。忌食生冷瓜果及其他凉性食物,可服用干姜粥,以温补脾胃,散寒止痛。脾胃虚寒,还可饮用大麦汤(《饮膳要方》)[3]。日常生活中可适当选用姜、葱、胡椒作调料,多食补中温胃之品,如羊肉、狗肉等。

(3)胃阴不足者,宜多食润燥生津之品,如百合、银耳、荸荠、甲鱼等;多食水果蔬菜,如西瓜、梨、甘蔗、莲藕等或服用麦门冬粥、益胃汤,以益胃生津。忌辛辣、煎炸、浓茶、咖啡等刺激之品。

(4)肝气犯胃,当疏肝理气,如菊花茶、绿豆汤、荷叶粥、佛手玫瑰茶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南瓜、土豆、红薯等。

(5)肝胃郁热,当泄热和胃,晨起可饮温盐水以一杯以清胃泻热,也可用苦瓜青果炖猪肚或加味栀子仁粥(《养生食鉴》)[4]。

(6)瘀血停着,当行气活血,如山楂、果茶等。忌食煎炸、粗糙、硬固之品,戒烟酒。

2.1.4情志护理:避免精神紧张,可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以利于缓解疼痛。肝气犯胃者,避免精神刺激,使病人心情舒畅。情志不舒时,不宜进食。

2.1.5用药护理:寒性胃痛,药宜偏热服;热性胃痛,则宜稍温凉服。健胃药、止酸药宜饭前服,消导药宜饭后服。

2.2潜在并发症——呕血、便血与热伤胃络,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气不摄血有关。

2.2.1观察胃痛情况,如胃痛剧烈,并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应警惕胃、十二指肠穿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手术前准备等抢救工作。

2.2.2观察呕吐物、排泄物的色、质、量,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正确做好大便隐血试验等检查。

2.2.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脉搏、汗出等情况,如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为气随血脱症,要立即报告医生,做好输液、输血、止血、升压等抢救准备工作。

2.2.4有大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头侧向一边,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氧[5]。

2.2.5急性大出血应禁食。少量出血,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忌食干硬、粗糙、辛辣、动火的食物。

2.2.6稳定患者情绪,避免紧张恐惧,避免不良刺激。

3观察指标与结果

3.1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讨论

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血瘀、寒凝、火郁、湿阻、食积等。其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异,且可相互转化兼夹。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致脾胃虚弱,往往虚实夹杂[6]。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痛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致胃络受伤,而见呕血、便血等证。大量出血,气随血脱,常危及生命。气病较轻,血病较重。胃痛日久,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证候比较复杂,往往衍生变证,如胃痛日久,可致呕吐反胃;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形成噎膈。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7例(占56.7%),有效11例(占36.7%),无效2例(占6.7%),护理总有效率为93.3%(28/30),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中,显效11例(占36.7%),有效10例(占33.3%),无效9例(占30%),护理总有效率为70%(21/30),护理满意度为73.3%(22/30)。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对胃痛患者予以中医辩证施护,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石含峰.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8).

[2]韦爱群,覃菊英,汪梦云,河池.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70例疗效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9).

[3]李娜.胃脘痛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35.

[4]李桂芳.中医护理方案对胃脘痛辨证施护的临床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

[5]张萍.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6,(1):50-52.

[6]马小玲.胃痛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医临床研究,2015,(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