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点误区”中来,回“有效的语篇教学”中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从“盲点误区”中来,回“有效的语篇教学”中去

雷霞丁春侠

雷霞丁春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在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零碎的语言项目如单词、词组和句子及语段方面掌握能力不断提高,但真正让他们根据所给的话题即兴会话时,他们却羞于开口,甚至口不能言;让他们即兴写话时,他们也无从下笔,束手无策。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不是过于强调了单词、句型等语言知识点的学习,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在语篇中整体理解、感悟语言。在这种需求和困惑下,语篇教学走进了小学英语课堂。但语篇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盲点和误区。

一、语篇教学的盲点和误区分析:

1.过于强调语篇的单词、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忽视语言知识的运用。由于受低、中年级词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语篇教学的目标,过分关注语篇教学中的一些零碎的语言项目,为了减少语篇学习的难度,花费大量的时间将新知识挖出来逐步清理。而对主要的目标内容有所忽略,目标定位不准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不到位、不全面、不透彻,直接影响语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这是当前语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案例1以《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6AUnit6话题TheNationalDayholiday的语篇教学为例,语篇是以国庆节Helen一家在农场的活动为线索,主要描述了这一家人是如何度过国庆假日的。由于里面出现了新的语言项目——动词的过去式,于是授课教师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锁定在该语言项目上,课堂教学的大半时间都在围绕“动词的过去式”这一语法项目展开;课近尾声,才“蜻蜓点水般”地将语篇学习匆匆带过。当该教师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语篇回答问题、改错、短文填空、复述等诸多教学活动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明显地感到困难。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对整个语篇所体现的主题,内含的信息等理解不透彻,教学活动就难以顺利开展,教学目标就难以落实,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效果。

2.过于拘泥语篇教学的整体理解,忽视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部分教师理解为只要从篇章的角度让学生“整体地”学习和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学生自然就会掌握其中的语言知识点,如果将语篇中的单词、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点抽取出来加以讲解和操练,就谈不上是语篇教学,就是教学方法传统、陈旧。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训练,导致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感到生词连篇、难句堆积、语法项目生疏,最终只能囫囵吞枣地吸收,无法达到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

案例2曾听一位教师上6BUnit5Theseasons,这篇对话主要谈论四季及各个季节中人们的主要活动,里面单词、短语较多,还牵涉到动词一般现在时的问与答。该教师借助精美的PPT将各个季节及人们的活动依次呈现出来,对其中出现的基础知识如windy、sunny、rainy、makesnowmen、mostofthetime及其中所牵涉到的动词的变化一带而过,学生很多单词都不会读,动词原形和第三人称形式模糊不清,更谈不上正确理解对话内容。结果,整堂课成了该教师的表演课,只听到他在说、在动,下面的学生默默无声地看着老师,对于该教师所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问答、短文填空、根据关键词复述对话,只有寥寥几位同学参与其中,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之。

二、有效语篇教学的构建

语篇教学是针对传统的注重词、句、语法点的教学方式而提出的,它倡导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从篇章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所学语言材料,它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将单词融入到句子教学中,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中学习、积累、运用英语,培养语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有词窜篇”,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理解、感知和运用所学语言。

语篇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或途径,并没有固定的、具体的方法。那么如何开展语篇教学,才能使语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呢?

1.要将知识点的教学同语篇教学结合起来,但要分清主次、先后。一般来说,一个语篇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语言项目,它们也是语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生理解语篇的基础,但并不是语篇教学的全部。对于这些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可以根据语篇内容将新词汇组成更有语用意义的短语,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时理解词义和语篇,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推测词汇意思,获得相关感悟;可以找已学过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而对于其中比较复杂的语法项目,可以将其安排在下一课时进行重点突破。

从上面的案例1来看,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知识:相关词汇watchafilm、visitafarm、plantandwatertrees等和句型:Whatdidyoudo...?

2)语言技能:(1)运用句型Whatdidyoudo...?对相应动作进行初步询问;(2)形成初步的英语阅读能力。

3)学习策略:在语篇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动词的“过去式”及如何变化。

4)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该语篇体会劳动的乐趣。这几个目标内容可以通过整合落实到语篇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1)通过师生之间的问题交流,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融合在一起。

2)借助图片或PPT创设问题情境,梳理语篇信息。比如Whatdidyoudo+时间(从周一~周五)?让学生找出不同时间所发生的不同动作。

3)上述信息中遇到的新词汇,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以旧引新或联系上下文推测、理解,而对于其中涉及的动词过去式的语法本节课只要初步理解。具体的构成和运用可以放在下一节课结合语篇中的词汇重点分析、讲解。

4)让学生在听、说、读等活动中体会劳动的乐趣。从而将本课的情感态度目标融合在其它目标中,这样这几个目标在以国庆节活动为主题的语篇学习过程中得到整合体现,从而实现了语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抓住语篇主线,梳理语篇信息,实现语篇的有效教学。小学高年级的语篇无论形式是对话还是叙述,无论篇幅的长短,都必然围绕某一个话题借助某一种手段,将相关信息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听、说、读、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感知语篇,理解语篇内容。从而实现语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3.语篇的后续拓展是语篇教学完整性的重要体现。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在语篇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写作来辅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语篇教学的拓展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还是以5AUnit7Afterschool为例。教学中可以借助Tip1中所设计的人物、场景及其活动的表格,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信息提示,回顾语篇主线,重组有效信息,组织恰当的语言将对话语篇重组为连贯的短文语篇。根据语篇主线设计课后活动,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同时有效的语言拓展活动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相关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语篇教学是一种途径,不是具体的方法。它提倡让学生从整体角度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材料,有效的语篇教学,能够帮组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从语篇中获得相关信息,在语言知识和技能、阅读兴趣、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德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