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王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王建

王建

王建(理县蒲溪小学四川理县623100)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在进行着改革,传统的音乐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着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39-01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现代教育对音乐教学更加重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内心爱上音乐,把音乐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往的音乐教学主要是以教唱为主,为了唱歌而学音乐,这种单调机械的教唱,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将音乐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学生体会不到学习乐趣就会渐渐的反感甚至厌恶音乐学习,从而使音乐失去了它所特有的功能。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呢?

1把情感融入课堂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真心来感化学生,鼓励孩子们成为音乐爱好者。让她们能够对音乐充满兴趣,主动的学习音乐。用音乐来点亮生活,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十分重要。作为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来感悟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这时候,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把每一位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对她们付出全身心的爱,更要注重对他们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曾有研究表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给予表扬和赞美,对于那些表现差的同学要耐心地教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能够激发出热情,促进她们的信心培养。

2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基本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得以享受音乐,能够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贪玩、好奇心强,更喜欢模仿。作为教师,不能反对她们玩,相反还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个性,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游戏与活动,把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游戏与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活力、有乐趣的课堂环境。

3开展科学的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科学有效的提问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科学的提问,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好奇心,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1)提出的问题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笔者认为提问也应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特点,考虑承受能力,给予其充分思考的空间。当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符合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和学生的参与面,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真正体现“生本主义”的教育观。

(2)提问要选择恰当时机。课堂教学中,提问也是有讲究的。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识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因此,提问也要注意时机。要在学生出现疑虑的时候提问,所提出的问题也应该是学生无法自己理解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作用。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目前已成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随处可见。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增长见识。在教学中通过放映教学录像带或网络视频,把乐队现场表演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等表达。其次,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用PPT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就能争取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总而言之,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围绕教材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5充分地利用课堂评价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由于小学生比较贪玩,自律性不够好,好奇心很重,上课时容易做小动作或没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时我们要奖励表现好的同学来引导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往的课堂中比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使学生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间进行评价。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

参考文献

[1]陈泓茹.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