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资源的一点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资源的一点尝试

陈月忠

陈月忠

〔摘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自己特色的乡土文化。挖掘乡土历史人文资源,让学生去领略地方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美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关键词〕政治课乡土文化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实施已经有八年了,《新课程纲要》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自己特色的乡土文化。挖掘乡土历史人文资源,让学生去领略地方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美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盛泽是著名的丝绸之乡,丝绸生产与贸易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中后期,盛泽地区就已成为家家以织绸为业的专业镇,先后形成了新杭、黄溪、盛泽三大绸市,全国各地的丝绸商人来此采购丝绸,呈现了“水乡盛泽市,罗绮走中原”的盛况;入清,丝绸业进入全盛时期,全镇织机总量逾万台,盛泽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今天,盛泽拥有纺织工厂2000多家,纺织品贸易商行6000余家,创办于1986年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年交易额500多亿元,是国内最重要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之一。盛泽还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古镇至今保存有72条半弄堂,先蚕祠、济东会馆、白龙桥等一大批文物古迹。盛泽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济、人文资源,为我们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怎样把这些丰富的乡土资源融入到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去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1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改进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要求我们政治教师不能再把政治课当作单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应该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使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中的《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节课时,为了突破“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这一难点,我以本地的著名企业———盛虹集团为例来创设教学情景:92年创业之初,仅有100名职工、100万元资金。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15000多名。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我校83届校友,2009胡润百富榜:第234名。公司发展到今天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992年由私营企业改制成集体企业;1995年由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合作制企业;1997年由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成混合所有制企业;2002年再由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成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设问:①盛虹集团每一次的改革是否合理?为什么?②现有的经营机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吗?③新的经营机制如何产生?此情景的创设,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使课堂少了说教,多了真实,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设计教学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政治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所提问题大多是纯知识的,学生的回答基本是照本宣科,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离,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不能促进学生发展。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乡土资源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教材为基础,把家乡中一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材料引入课堂,设计一些与家乡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熟悉的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感悟生活,让学生敢说、有话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自主探究,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间分工合作,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身边话题,围绕家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素质。

在学习《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这一课时,我利用盛泽镇刚刚发生的“垃圾发电厂事件”设置一个自主探究题:因为盛泽本地的纺织企业特别多,尤其是喷水织机、印染厂、涂层厂污染非常严重,所以盛泽的环境比较差,老百姓对环境问题特别敏感,当听到要在本地建垃圾发电厂时,尤其是焚烧垃圾会排放出致癌物质二恶英时,部分群众坐不住了,出现了上街游行、封堵公路等一些过激的行为。探究问题:①假如你的家人也参与了次这游行、封堵公路的活动,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②假如你是镇长,你将如何来化解这次矛盾?③对这个事件,你还有哪些想法?说一说,与同学交流共享。自主探究中引用地方资源,让学生接受浓郁的乡土气息,可以唤醒学生对家庭、对家乡的乡土情结,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对家庭、家乡的热爱,提升他们的公民素养。

把乡土资源引入高中政治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构建了生活化的政治课教学,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社会相融,真正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个体的自由发展,以力求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