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地铁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调整措施

/ 2

浅谈如何做好地铁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调整措施

邓加成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523000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道岔是列车折返、变更进路时必须使用的行车关键设备,一旦道岔故障影响正线进路时,列车难以绕行通过故障点。故障道岔钩锁后列车被迫降级到人工模式限速通过,故障点通过能力降低将持续影响到全线列车。与此同时,设备抢修不能中断正线行车,抢修时间、空间又受到明显限制,尤其是折返站咽喉道岔故障,故障影响范围广,应急处理难度大,因此,对于研究如何提高道岔故障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铁道岔故障处理调度

一、道岔故障类型

道岔是轨道交通中必备的行车设备,在有叉线的地方就会设置道岔,其作用就好比道路中的岔路口一样,其作用是显著的。一旦其故障,对地铁运营的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地铁运营中的道岔故障在很

多情况下都是由于信号故障引起的(在此不讨论道岔硬件故障)。信号引起的道岔故障通常分成三大类:灰显、短闪、挤岔(通常在设备上有两种显示:编号红白闪并且两岔尖粉红闪、道岔区段两轨道长闪)显示。

简单介绍一下三类道岔故障现象及处理原则。

1)灰显在监控设备上表现为该道岔颜色变成灰色,其与监控设备的通讯中断,开通位置信息不明,需人员到线路现场确认道岔开通位置,如开通位置不正确,需现场人员人工摇至所需位置并加勾锁器,待线路出清后方能通行列车。

2)短闪在监控设备上表现为道岔区段单轨道短闪,可分为道岔单位置转不到位故障和道岔两个位置均转不到位故障,通常情况下在信号设备上多次操作“转换道岔”命令可以恢复正常。如道岔单一位置短闪故障,另一位置可用时,可优先使用状态良好的位置组织行车,确需使用故障位置组织行车时,可参照道岔灰显处理。

3)挤岔显示中的编号红白闪并且两岔尖粉红闪显示,可参照短闪故障处理;道岔区段两轨道长闪时,需通知车站人员现场确认道岔是否有异物侵限,如有异物侵限时,清除异物后通过远程操作“挤岔恢复”命令恢复。

二、道岔故障处理原则:

发生道岔故障后,首先,行调应优先选择变更进路组织行车。若无变更进路时,则立即安排故障道岔附近车站人员下线路钩锁故障道岔;若现场道岔尖轨密贴,且不管是左位还是右位都能组织行车时,原则上不再断电手摇道岔,而是立即加钩锁器组织行车;若现场道岔四开,列车还未进站时则优先将道岔断电手摇至接车进路要求的位置,列车在车站时则优先将道岔断电手摇至发车进路要求的位置

(1)中间站道岔故障处理原则:

道岔故障时,行调授权车站首先要取消已排列的进路,在系统上尝试转动故障道岔两个来回。如故障仍未恢复时,安排人员下轨行区钩锁道岔。在判断道岔是否故障的同时可以安排车站人员带齐备品到达站台端墙内待令,就能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正线及辅助线大部分道岔都靠近车站,车站人员步行到达前往故障地点,距离不超过500m的道岔的5min内可以到达。而距离站台500~3000m,应组织车站人员添乘清客列车到达故障点钩锁道岔。如不能及时处理故障道岔,OCC应最大限度地保证运营服务,可在相关车站采用小交路折返。

(2)折返非必经道岔故障处理原则:

列车折返发生道岔故障时,可根据线路设置组织列车变更为站前折返或变更折返股道进行折返,从而避免使用该道岔。此类道岔故障后,变更折返进路能有效降低故障影响。

更折返股道,例如图1折返线1道道岔W0101故障,可变更为折返2道折返,此时道岔W0103作为折返道岔。

图2-1道岔故障示意图(W0101)

②变更站前折返,例如图2中道岔W1508、1506故障,可变更为站前折返,此时列车将经过道岔W1501、W1503进行折返。

图2-2道岔故障示意图(W1506、W1508)

(3)折返必经道岔故障的处理原则:

①折返必经道岔时必须转动道岔无。

②列车折返必经但不是必须转动的道岔故障时,应尽量避免手摇道岔,直接钩锁道岔在折返进路位置。具体操作可按实际情况结合信号设备特点和线路情况,选择采用调车方式或由行调控制的方式组织列车折返。

图2-4道岔故障示意图(W0109)

如上图,如W0109道岔发生故障时,将该道岔钩锁在左位,组织列车站后折返,不需要来回转换道岔。

3.调车折返边抢修边运营原则:

①根据“先通后复”的原则,以组织行车工作为主,同时组织现场抢修人员利用行车间隔进行抢修。抢修不能造成道岔转动、不能影响人工准备进路及行车安全。道岔故障影响列车进站对标时,列车到达站外停车时马上停止抢修作业,人员到达安全位置避让,司机进站对标停车后,抢修人员利用行车间隔进行抢修;如影响列车折返时,列车按调车方法办理。

②抢修人员抢修完毕后,车站人员和抢修人员要共同确认处于抢修中的设备满足行车要求。

③司机执行现场车站人员动车指令,凭道岔开通手信号或地面信号显示动车。

4.调车进路办理的原则:

①当能在信号系统上排列进路时,由车站按照调车计划排列调车进路,司机凭地面信号和车站指令动车;

②当信号系统上不能排列进路但可以转换道岔时,将道岔转换正确位置后电子锁定道岔,若不能电子锁定时现场用钩锁器进行加锁。现场人员确认进路上的所有道岔位置正确后,司机凭道岔开通“好了”信号和车站指令动车;

③当只能人工现场准备进路时,车站按照调车计划,人工办理进路并钩锁道岔,办理人员确认进路上的所有道岔位置正确后,司机凭道岔开通“好了”信号和车站指令动车。

三、道岔故障处理流程及方法

1故障初期处理

①判断道岔故障流程

②发生故障,接发现故障行调立即报值班主任、各调,优先办理变更进路,进行初期行车调整,通知邻站有岔站解锁道岔,做好小交路行车调整准备,同时发布抢修令,信调做好信息发布。

③命令车站人员到达相应站台端待令,做好人工办理进路准备。

2故障中期处理

(1).无车占用时故障:

①道岔无表示,人工在LOW/HMI上执行转动道岔两个来回,仍无法恢复时,人工办理进路。

②道岔灰显,安排人员钩锁道岔,人工办理进路。

(2).有车占用时故障:

①列车停放在故障道岔上时,现场人员确认道岔位置正确并断电后,列车限速10km/h缓慢离开岔区后恢复正常速度运行,后续列车人工办理进路。

(3).向受影响区段分段发布晚点信息,进行行车调整。

(4).运营期间故障抢修前,行调需明确现场负责人的通讯方式。按照先通后复的原则,合理利用行车间隔进行;设备房抢修前,应了解影响程度、范围、应对措施,经值班主任同意后,明确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批准抢修作业。抢修期间,实时掌握故障处理进度,要求抢修人员不得擅自拆除钩锁器,如需拆除,须得到行调同意。通报邻线司机加强抢修区域运行监控,可适当限速运行,确保安全。

3故障后期处理

①如前期处理故障恢复,则按图调整列车运行,终止应急预案,将事故概要记录在《行车日志》内,做为重点交接班内容。

②若道岔故障需抢修时,抢修完毕得到专业人员的回复后,按相关规定进行道岔功能测试,确认设备正常后,补办相关抢修施工作业手续,并要求专业人员留守保障,如专业人员有限速要求时,按专业人员要求执行,调整列车按图运行。

③行车日志记录故障的全过程。

4道岔故障时常用的行车调整方法

①扣车。防止多列车进入同一区间,防止列车在区间长时间停车引发乘客恐慌。

②增加列车停站时间。立即组织全线列车多停和非故障端终点站晚发,可拉大行车周期,延缓列车到达故障区域。多停和晚发的时间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织部分列车小交路折返。决定折返后提前向司机和车站发布小交路折返的命令,与相关车站确认线路空闲,提前准备好折返的进路;使用站前折返时,提前通知车站派站台岗到站台头端,协助列车司机开/关屏蔽门。

少上线列车数量,与列车小交路结合使用。根据故障处理期间的行车周期和行车间隔,计算所需上线列车数,及时组织多余列车退出服务,减少调整运行秩序和控制列车的压力。组织列车在非故障端终点站清客后进入存车线或折返线退出服务,或空车进入中间站存车线、辅助线及出入段线、车辆段等,或组织载客列车空车运行。列车退出服务,应选择在故障恢复时能够快速投入服务地点,优先选择正线辅助线,车辆段次之。

结束语:

在当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致于催生了地铁、高铁、航班、快速公交的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公共交通建设的浪潮。地铁作为人们出行交通工具中的一种,以其快速、安全、准点、环保的优势,在很多城市被大力推行建设,成为一个城市发展前进的重要象征,地铁已经彻底的溶入了人们的生活。地铁运营服务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要想保证地铁运营的持续性,就要在地铁出现突发事件时,快速使用安全、有效的行车调整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运营突发事件对乘客服务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乘客出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杰,邱宽尼,迟男.我国地铁、轻轨信号系统的现状及国产化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00,36(9):6-7.

[2]张文晰.城市轨道交通ATP安全可靠性分析及安全措施[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3]汪彤.北京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现状评价报告[R].北京: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2004.

[4]肖贵平,朱晓宁.交通安全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