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外伤后种植牙延迟修复与即刻修复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牙齿外伤后种植牙延迟修复与即刻修复的效果观察

赵春艳黄丽娟赵曦

(德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对牙齿外伤患者行即可修复与延缓修复,探讨两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6年2月64例不同骨缺损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患者受伤后使用即刻修复的口腔种植方法,对照组则给予患者受伤后使用延迟修复的口腔种植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满意度。通过统计学方式来计算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疗效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2%)高于对照组(84.3%)(P<0.05)。结论:牙齿外伤患者在即刻修复治疗中应用疗效明显,减轻病患痛苦,使牙齿外伤患者有更好的治疗结局,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牙齿外伤;种植牙;修复;咬合率

【中图分类号】R7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226-01

牙齿外伤是指牙列缺失或缺损,现如今,牙齿外伤患者越来越多,种植牙技术已经成为口腔种植的主要修复手段,手术疗效得到充分肯定,成功率逐年上升[1]。种植牙分为延缓修复和即刻修复,传统的延缓修复时间长,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更大,延缓修复主要是在患者受伤部位愈合半年后进行种植牙技术,即刻修复是患者拔出缺损牙后立即为患者种入植入体,即刻修复不仅减少患者修复时间,给病人带来伤害更少。为更加详细了解即刻修复在牙齿外伤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不同骨缺损的牙齿外伤患者64例,所选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条件。根据患者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0~50(33.42±5.24)岁。研究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19~49(33.88±6.1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以排除全身性疾病,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后进行口腔影像学检查,保持口腔清洁。局部麻醉后,分离牙周韧带,拔除缺损残牙,彻底清理牙周炎性肉芽组织以及牙齿碎片,运用全口X线检查确定种植牙方案[2]。对照组采用延迟修复技术,拔除患牙后,采用常规清理创口并植骨固定,患者3个月后返院行植入体植入,并在6个月后行常规牙齿修复。观察组患者行即刻修复种植技术,采用微创拔牙方法,减少患者痛苦,清理患者牙周残留肉芽组织,运用导向加深患者牙槽窝约2mm,将植入床逐渐扩大,挤压患者的腭侧骨板的同时运用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技术为患者入种植体,能够逐渐缩小患者的拔牙创口部位[3]。让患者佩戴义齿,并在一个月后对患者植入体行有效修复,于八个月后行二期手术。

1.3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种植体稳定性(ISQ值)、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治疗时间,用视觉模拟评分表来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强度越大。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SQ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周期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十年来,牙齿外伤在临床越来越常见,发生率不断升高,口腔种植是当前修复牙齿外伤的主要办法,具有美观舒适等特点[4]。当前种植牙分为延迟种植和即刻种植两种方法,延迟种植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仅时间长并且给予患者痛苦也在增加[5]。因此,运用新的种植手法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医疗技术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于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即刻修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不断推广过程中,得到大数患者一致好评,产生疗效得到患者以及家属的认可。

随着人们对于牙齿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使得种植牙技术发展迅速,给口腔科修复外伤牙齿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即刻种植技术随着膜引导技术的发展而进步,不仅使种植牙适应范围扩大,而且最大程度保持牙齿的美观度。本次研究64例患者中采用即刻修复技术的患者32例,采用延缓修复技术32例患者,结果显示,采用即刻修复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采用延缓修复的患者,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即刻修复在修复牙齿外伤中有着传统修复牙齿外伤所没有的优势,延迟修复治疗周期不但长,且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采用即刻不但减少患者手术次数,同时减轻患者治疗时痛苦与治疗时间,还利于患者早期咀嚼功能恢复,基本上不会影响牙齿的美观度,得到大多数患者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牙齿外伤即刻修复与延迟修复两者在临床上疗效较为一致,即刻修复在牙齿外伤治疗中满意度高于延缓修复。即刻修复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使得牙齿外伤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曾翠敏,赵世俊,马东湘,等.正畸联合修复治疗龈下根折外伤前牙的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8):487-489.

[2]姚陈敏,周丽群,黄翠等.前牙磨耗牙色修复材料的选择[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44(3):363-367.

[3]牛建杰,杨帆.上颌双侧中切牙外伤行冠延长术后的修复设计[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10):577-580,610.

[4]张政,文春丽.恒前牙外伤冠折后断冠再接对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5,19(11):2175-2176.

[5]任婵,朱艳华,张治忠,等.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材料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