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存在的雷击安全隐患及防雷措施研究拉巴次仁

/ 2

加油站存在的雷击安全隐患及防雷措施研究拉巴次仁

拉巴次仁

西藏拉萨市气象局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人们对机动车辆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各地区加油站的数量不断上升。加油站的地理位置多处于交通便利和人员密集区域,其安全性直接威胁着周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加油站所存储经营物品的特殊性,必须不断加强其安全防范措施。本文对加油站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深入探索加油站雷电防护措施。以期提升加油站防雷工作水平及效率。

1加油站防雷的必要性

雷电是加油站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现象之一。对加油站而言,加强防雷措施与技术是保证加油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雷电是因雷雨云自身之间或雷雨云与地面之间所携带电荷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其以雷霆轰鸣并裹挟闪电的方式出现在空中,并有极强的攻击性,这种破坏性极强的雷电一旦出现,极有可能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通常,加油站常见的雷电危害有以下几种。

1.1直击雷

大部分加油站在建设时未设置有效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导致加油站内的加油机、输油管路、油罐、建筑物等遭到直接雷击后会瞬间产生巨大的高压电流,并产生极大的热能和机械能,导致加油站内的建筑物或一系列设备将遭受严重损坏,并使加油站和周边建筑物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1.2感应雷

感应雷主要要电磁感应雷和静电感应雷两种。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时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由于加油站钢制油罐和输油管材质原因,当加油站上空出现雷雨云或已经发生雷电现象时,即使加油站内的相关防雷设备或设施没有直接被击中,但由于电磁感应原理,油罐和输油管会产生大量电荷,感应电流会分布在加油站周围的金属构件中,当电荷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很容易"引雷入室",极有可能引燃油品,从而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感应电流还会通过联机的导线破坏加油站的信息系统及相关设备。

1.3雷电反击

加油站内防雷接地保护装置,比如引下线、接地体,一旦遭到雷击,很容易在流入点形成高电位的雷电流。当防雷保护装置与加油站内的线路、电气设备之间的绝缘距离较小时,会引发放电现象,即人们熟知的雷电反击现象。雷电反击现象不仅会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造成金属管道被击穿,甚至引发火灾,严重威胁着加油站周围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2加油站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

2.1防直击雷的安全隐患

大部分加油站在建设时没有设置直击雷接闪装置,部分加油站虽然在加油区设置有金属屋面,但屋面的材质不能满足接闪装置的要求,一些金属屋面的材料、厚度虽然满足接闪要求,却没有引下线、接地体等,不能形成完备的直击雷防护系统,还有一小部分加油站仍存在使用地上罐现象,但在直击雷防护方面也未做到有效的防范措施。

2.2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安全隐患

虽然大部分加油站的服务设施系统都采用架空敷设非屏蔽线进入战区,但在系统内却没有有效的浪涌保护措施;部分电话、网络等服务设施弱电线路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直击雷防护装置附近,并且没有有效的屏蔽措施和浪涌保护措施;还有部分加油站接连服务用房和加油岛的服务设施虽然埋地敷设,但却没有采取有效的屏蔽和浪涌保护措施。

2.3等电位和防静电安全隐患

部分加油站的加油机、加油枪、油罐卸油口等金属末端等电位连接不好,造成过渡电阻值大于0.03Ω;另外,没有定期对加油枪等电位连接方面进行维护,造成加油枪连接电阻过大;加油站油罐车卸油场地,没有设罐车专用静电连接端子;大部分的加油站服务设施线路在进入加油站区域后并没有进行总等电位连接。

3加油站防护措施

3.1直击雷的防范措施

根据规范要求对加油站内的罩棚或油罐设置防直击雷的架空避雷线或避雷针,并增设防直击雷装置。并确保建筑物、风帽等突出物体位于接闪器的有效保护范围内。另外,在建筑物上直接安装网格规格为10m×10m或12m×8m的避雷带,并将避雷带敷设在易遭雷击的罩棚的角、脊、檐等部位。在敷设时要将引下线沿着建筑物四周布置均匀对称,并确保引下线之间的距离<18m,且不少于2根。

其次,油罐必须作环形接地,其接地点不能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宜>30M,接地体距罐壁不小于3M。钢油罐顶板厚度<4MM时,应装防直击雷设施。对于位于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多于40天)的油罐和铝顶油罐,应安装独立避雷针做防直击雷设施。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油罐的水平距离不能小于3M,保护范围应高于呼吸阀2M以上。

3.2雷电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的防感应雷接地、电气接地、防雷接地及防静电接地适合共用接地装置。在油罐的装卸过程中,油罐内的油品会产生静电作用,在浮盘上会集聚一定量的静电,极容易因静电火花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等电位应和浮盘、罐体相连接。在油罐的装卸过程中,要使用油罐专用接地导线、夹子及接地端子来连接装卸设备和油罐。并在卸油场地增设防静电装置。同时,对液化石油气罐、地上油罐及漏出地面的工艺管道进行等电位连接,并增加卸车场地的防雷接地装置。根据规范要求在低电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靠近用电设备处增加安装Ⅱ级和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另外,为使加油站防雷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防雷减灾技术人员要定期对加油站各个防雷装置进行测试,及时发现并整改不符合规范的防雷装置。

3.3等电位和防静电措施

加油站输油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按规范要求需采用金属线跨接。大部分的加油站法兰连接处均为4根连接螺栓,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金属线跨接。此外,要定期对加油机和加油枪的等电位连接进行维护。由于加油枪胶管上的屏蔽线和机体之间的静电连接经常移动,有可能会发生断裂,从而造成静电事故。输油管路和储油罐都要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卸油前必须连接好静电接地线,正常应卡在车体与油槽连接的裸露金属部位,严格做到先接地后卸油。要定期对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进行检测,油罐、站房和罩棚的接地电阻<10Ω,所有的加油机和加油枪必须确保良好的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4Ω,配电箱要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线,金属屏蔽两端要接地良好,保证接地电阻<4Ω,输油管路的电阻值<30Ω,卸油时的静电接地夹电阻值要<4Ω。

4结语

加油站属于雷电高风险区域,完善的防雷装置直接影响着加油站建筑设备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开展加油站雷电防护工作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加油站这一单位工作内容的特殊性,通过有效的直击雷防护、雷电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等电位和防静电等方面的防护措施,合理布线、接地、安装防雷设施等技术,并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尽快解决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何树洲.加油站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304.

[2]钟锐.加油站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1637.

[3]李志树.加油站防雷设计及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2):38-39.

[4]钱小群,夏一峰,黄武.加油站防雷检测若干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