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血浆D-二聚体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章福姣杨爱平张群威徐洁颖窦琳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萧山医院检验科浙江杭州311201)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B-型尿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联合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方案对CHF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心功能分级。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以及免疫比浊法测定120例CHF患者及120名同年龄段健康对照组血浆BNP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CHF患者组的血浆BNP及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实验室常用的参考值时BNP、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85.7%、10.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I级到Ⅳ级血浆BNP及D-二聚体含量逐渐升高,不同分级组之间BNP、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提高CHF诊断准确性,而且还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CHF的客观指标。

【关键词】B型钠尿肽;D-二聚体;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72-0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指一种由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瓣膜疾病和心肌炎等诸多病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常见症状是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运动性咳嗽、四肢水肿和眩晕[1]。血浆B型利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是利钠肽系统的一种肽类激素,主要由左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神经激素,它的分泌是在心室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由prep-roBNP被酶分解而来。研究表明BNP水平可反映CH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较灵敏、较特异的生化指标;同时也是判断CHF病人预后和进行危险评估的有效指标[2-3]。D-二聚体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4]。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BN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对CHF患者的心功能评价、早期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CHF患者共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2.8岁。按照NY-HA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I级27例,Ⅱ级36例,Ⅲ级31例,Ⅳ级26例。除外肝肾功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内分泌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正常对照组为来本院健康退休体检者120名,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其中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平均64.2岁。

1.2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抽取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分别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及枸橼酸盐抗凝管分离血浆。使用美国雅培公司ARCHITECT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浆BNP的含量,原理为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正常实验室参考范围:0~100pg/mL。使用公司SYSMEX凝血仪及配套试剂检测D-二聚体含量,原理为免疫比浊法,正常实验室参考范围:0~1pg/mL。两实验室指标均严格按照上述仪器及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各项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阳性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用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BNP和D-二聚体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2.结果

2.1CHF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BNP及D-二聚体含量比较

120例CHF患者的血浆BNP及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CHF患者不同NYHA分级间血浆BNP及D-二聚体含量比较

CHF患者NYHA心功能由I级到Ⅳ级血浆BNP及D-二聚体含量分别逐渐升高,NYHAI级、Ⅱ级、Ⅲ级、Ⅳ级之间各自的BNP及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3选择正常实验室参考值作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阈值,当B-型尿钠肽单独应用时,NYHAI级CHF患者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3%、92.6%;D-二聚体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1.3%、95.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0.742结果见表2。

3.讨论

B-型尿钠肽(BNP)是尿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尿钠肽最初是由beBold等人发现[5],尽管BNP最初是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但最终人们证实了心脏是BNP的主要来源[6]。发生容量超负苛或其它引发心室牵张的情况时,机体合成BNP,并释放入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互作用,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7]。血浆BNP水平增加可抵抗或延缓体循环和肾血管收缩及其所引起的心脏前负荷增加和肾脏钠潴留;还可通过心室充盈作用而减轻体液负荷过重及静脉充血。由于血浆BNP是在心功能不全时突发性合成增加,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因此,血浆BNP水平反映心室功能改变更敏感,更具有特异性,被用于CHF的诊断[8]。D-二聚体是活化因子XIII与纤维蛋白单体和中间聚合体交联,并经纤溶酶作用后降解生成的产物,是特异性纤溶标志物之一。D-二聚体升高反映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提示体内有微小血栓形成,并引发了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可以作为无创伤性的体内血栓形成观察标志物。已有研究表明CHF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有发生血栓栓塞及继发性纤溶的倾向。

本研究中CHF患者组血浆BNP及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各组D-二聚体及B-型尿钠肽检测值均同步升高,具体体现在:I级组高于健康对照组,Ⅱ级组高于I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早期出现血浆BNP及D-二聚体浓度异常,随NYHA心功能级数的增加,BNP及D-二聚体浓度逐渐升高,提示CHF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失衡,使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故易形成血栓,极易引发了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BNP及D-二聚体用于早期诊断CHF时,特异性均较高,检测结果阴性的情况时可以辅助临床医师做出正解的鉴别诊断;但BNP敏感性明显高于D-二聚体,同样说明BNP在CHF时的临床作用显著优于D-二聚体,D-二聚体作为排除指标方向高于BNP。然而当两者联合应用后,敏感性显著提高82.5%见表2,ROC曲线下面高达0.96。研究结果显示两者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对CHF做出早期诊断,而且还可以提示体内可能形成了微小的血栓.进一步可以被视为判断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

【参考文献】

[1]KurataY,HavashiS,IouzakiK,etal.Fourcasesofpseudothrombocytopeniaduetoplateletcoldagglutinins.RinshoKetsueki,2006,47(8):781-786.

[2]RitchieRH,RosenkranzAC,KayeDM.B-typenatriureticpeptide:endogenousregulatorofmyocardialstructure,biomarkerandtherapeutictarget[J].CurrMolMed,2009,9(7):814-825.

[3]王克俊,荆蕊平,任更朴,等.血浆BNP测定对老年人心衰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48-49.

[4]MongirdieneA,KursvietieneL,KasauskasA.Thecoagulationsystemchangesin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J].Medicina(Kaunas),2010,46(9):642-647.

[5]deBoldAJ,BorensteinHb,VeressAT,etal.Arapidandpotentnatriureticresponsetointravenousinjectionofatrialmyocardialextractinrats.LifeSci1981:28(1):89-94.

[6]YandleTG.Biochemistryofnatriureticpeptides.JInternMed1994;235:561-576.

[7]NishikimiT,KuwaharaK,NakaoK.Currentbiochemistry,molecularbiology,andclinicalrelevanceofnatriureticpeptides[J].JCardiol,2011,57(2):131-140.

[8]周丽艳,笪应芬,谈介凡.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含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之间关系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