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孙婞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修某卫生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进行心脏B超、心电图以及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心肌缺血、心律改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心脏B超、心电图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心脏B超、心电图检查相比,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更高。

关键词:心脏B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

引言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血压和体循环动脉压力长期升高导致左心室负荷过重,从而造成患者左心室肥厚扩张,进而引发器质性心脏病。主要有高血压、左心衰、心脏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反映患者心脏产生的兴奋及传播。但超声心动图检查更具准确性,能直观反映患者的心脏室壁厚度、大小等。通过检查对患者早期进行疾病诊断,有助于对其治疗。此项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方法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卫生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患者因心律失常、心绞痛、劳力性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而就诊。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35~73岁,平均(54.26±6.15)岁;病程3~22年,平均(14.35±2.49)年。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3]中高血压诊断标准;(2)患者知情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冠心病史、心脏瓣膜病史患者。

1.2方法

采用M型超声诊断仪,探头固定地对着心脏某部位,受心脏规律性地收缩和舒张的影响,心脏的各层组织和探头之间的距离也随之改变,在屏上将呈现出随心脏搏动而上下摆动的一系列亮点,当扫描线从左到右匀速移动时,上下摆动的亮点便横向展开,呈现出心动周期中心脏各层组织结构的活动曲线,即M型超声心动图检验基本原理。心电图通过接触病人体表抓住心脏跳动的电波活动来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1.3观察指标

评估且分析3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结果(左室肥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室间隔肥厚--前后径舒张期水平大于12.5mm,收缩期厚度高于65%。左心室后壁肥厚--前后径舒张期水平高于13mm。左心室扩大--在胸骨左缘左心室长轴切面中,女性左心室内径大于50mm,男性左心室内径大于55mm。

2结果

2.1 3种方法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检出率比较

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检出率高于单独心脏B超、心电图;心脏B超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种方法对心肌缺血、心律改变检出率比较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心律改变检出率高于单独心脏B超、心电图;心脏B超对心肌缺血、心律改变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慢性疾病,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昏厥等,则说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心脏正常泵血功能受到严重侵害,并发展为危险阶段;与此同时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治疗难度大幅度增加;因此在临床上对该类患者早期进行诊断尤为重要,可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及恶化[2]。临床上一般采用B超及心电图方法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前者主要是利用超声波诊断,已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之一,主要是对心脏血液流量、方向及组织结构进行识别,继而对脏器受损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但是其穿透性比较弱,难以达到深部组织,加上多次重复性放射,可引起干扰现象,如假放射,从而发生误诊情况。后者心电图可对心脏活动、泵血等收缩功能起到明显监测及分析作用。心电图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无痛等优势,且便于治疗后复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同样也是记录心脏活动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其工作原理在于电冲动,心脏一旦泵血可引起机械性收缩,而机械性收缩则是由心肌细胞产生的电冲动所致,电冲动可经心脏组织传播于人体体表,最后被心电扫描仪所记录,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检出心脏肥厚现象。除此之外,该技术具有敏感强等特点。若是与B超技术相结合应用,则可以充分的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对准确性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能降低误诊率,避免第二次伤害。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的增高。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前期血压增高并不明显,可能伴随有不适感、头痛等高血压基础表现。病程逐渐加深后,患者会有明显的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同时血压明显升高,患者心尖搏动也会增强。疾病处于左心室扩大时期时,心尖搏动情况会移向左下角、心浊音界向左下角扩大。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左心室会有明显扩大情况,主动脉瓣粥样硬化产生病变,其听诊区有明显舒张期水波杂音存在。早期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病程分析,方便医生诊断,针对性分阶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性心脏病最为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病情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其心室腔功能正常,但室壁会明显增厚。因患者高血压症状持续存在,对其左心室负荷压力增加负担,而持续左心室负荷压力会有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增生等不良症状的出现。患者心肌收缩正常,其左室腔也会趋于正常水平,但因其左室壁肥厚,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尽管有明显的高血压症状,但患者左心室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若是心电图检查并未显示患者心肌受损,左室肥大等情况,那么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很可能发展到晚期。高血压病征主要靶器官是心脏,因此,长期高血压临床症状肯定会导致心脏形态及其功能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心肌缺血、心律改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心脏B超、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心脏B超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心肌缺血、心律改变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心电图相比,心脏B超检查的图像清晰,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但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可进一步提高心脏疾病检出率。

综上所述,与单独心脏B超、心电图检查相比,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张景锋,卢永昭,李奇,等.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59-1360.

[2]朱雯,马飞儿,刘秧,等.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9):1819-1821.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1048.

[4]高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2):2322-2323.

[5]蔡成凤.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效果比较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S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