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张红艳张希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病患护理中的相关应用。方法: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有病患4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训练方式,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来进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种病患经过治疗前后神经的功能情况、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结果:在进行训练之前,两组病患神经的功能情况、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经过训练之后实验组病患在神经的功能情况、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方面其评价结果都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病患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老年痴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214-02

老年痴呆症有被称为阿尔兹海默病,是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主要原因是病患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变性,从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1]。目前在临床上由于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未能明确,因此在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药物的方式对病患的病情进行抑制。但是由于病患的行动能力会受到病情的影响,因此除了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之外,非药物的治疗方式也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因此本文对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病患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有病患40例。常规组中有男性病患24例,女性病患16例,年龄段在56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2.1)岁;实验组中有男性病患25例,女性病患15例,年龄段在57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3)岁。两组病患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因此两组之间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方法

2.1训练方法

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训练方法,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对病患进行全面的评估。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观察,进行护理体检以及和病患进行交谈,在病患入院之后的两小时之内对病患完成相应的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是对病患的语言表达能力、进食的方式、情绪状况、睡眠的状况以及排泄等方面进行评估,但不包括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

(2)对病患的自理能力进行相应的护理。老年痴呆症病患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其在记忆能力以及定向力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判断障碍,因此在日常中会出现对食物无法进行选择、忘记吃饭以及忘记服药等状况,同时还会出现选择上的障碍,也不能对自身进行清洁和正常的上厕所等。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使用能让病患参与到自我护理的方式,护理人员进行提醒、协助以及督促,帮助病患进行简单的刷牙和梳头等自我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病患要有耐心,当病患确实无法完成一定的自我活动时,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患进行衣物选择。在进食方面要给病患准备温度合适的食物,但是要注意限制食物的量并对病患的用药进行监督。

(3)对病患进行排泄方面的护理。老年痴呆症会对病患的认知造成改变,有的病患会因此而找不到厕所,或者是病患是收到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从而出现尿失禁或者是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对病患排尿的一场生理因素进行观察,以及对病患的行为因素和阴部皮肤的相关完整性进行观察。护理人员要对病患进行监督和督促,让病患每隔2个小时到3个小时去一次厕所或者是给病患提供便器,让病患能够在晚上利用便器进行排泄。在晚上7点之后要对病患液体的入量进行限制,如果是用药中含有利尿剂的病患则尽量要选择在上午给病患进行用药。当病患无法自行排泄时,护理人员则要帮助病患进行外导尿。对于女性病患要使用尿布,并对其会阴部位做好护理。对于有尿潴留现象的病患,则要先对病患进行诱导排尿处理,必要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对病患进行导尿。

(4)对病患潜在的暴力行为进行限制护理。病情比较严重的病患会受到语言以及非语言方面障碍的影响,对于人际关系的界限会比较模糊,也会对现实的知觉会产生障碍,因此有可能会对病患自身或者是病患的照料者造成伤害。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对病患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察,对于有情绪较为激动或者是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病患要及时用药护理,并对病患提供安静的环境,从而减少对病患感觉和知觉的刺激。

(5)对病患的照料者进行指导。老年痴呆症病患更需要家属的陪伴,从而能减少他们的孤独感,护理人员要和病患的家属照料者多进行沟通,让其能够有意识的对病患进行记忆的唤起,并在日常的照顾中多给予耐心和爱心。

2.2评价的标准

对比两种病患经过治疗前后神经的功能情况、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

2.3统计学的方法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标准标书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结果

3.1两组病患各项能力改善的结果

在进行训练之前,两组病患在各项能力方面的评分结果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在经过训练之后实验组病患各项能力的评分结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具体情况见表。

3.2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病患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的人数有37人,满意程度为92.5%,而常规组病患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的人数有30人,满意程度为75%。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

4.讨论

老年痴呆症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病患身上,其主要会对病患的语言能力、行为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等造成影响,会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也会为病患的家属在照顾护理方面造成一定的麻烦。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是使用药物对病患的病情进行控制,但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方法,为了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非药物的治疗方式也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3]。本文研究探讨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病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病患进行评估、自理能力缺陷方面的护理、排泄方面的护理以及对潜在的暴力行为进行限制护理等方式对病患进行康复的训练。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在神经的功能情况、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方面其评价结果都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病患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淑兰,王荣菊,于明忠,王楠,张素英,王虹玉.Orem自理理论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06):740-743.

[2]孙惠杰,刘丹丹,赵英凯.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9):246.

[3]张玉红.以行动研究法为基础的进食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04):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