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中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现代设计中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的应用

冯梦辉

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对于建筑而言,其本身便是一部史书,是我们了解人类传统文脉的最为珍贵的宝藏。对于建筑装饰艺术而言,其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主要艺术形态之一,而且还是现代人类社会中最为主要的艺术形式。本文主要对建筑装饰文化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了如何将传统建筑细部装饰应用于现代设计当中,并且对传统建筑细部装饰在现代设计中的可探究性及实用性进行了探讨,希望在现代设计中较好地应用传统的建筑细部装饰。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建筑;细部装饰;应用

引言

对于建筑而言,其本身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博物馆,遗留到现代的建筑,均经过了历史的沉淀,是历史留下的精华,对于我们而言,是对人类的传统文脉有一个较好了解的重要参考。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人类发展史中的主要艺术形态之一,是人类社会最为常见的一种艺术形态。被称作“石头编年史”的建筑,总是伴有着文化的底蕴与历史的沉淀。这不是纯粹的艺术现象,而是作为人类生存而展开一种创作性的造物活动,不管是在人类发展的哪个阶段、哪个地方、哪个年代,建筑方面的艺术都可以展现着该年代的艺术文化水准。在文化持续发扬的当今,怎样更好地把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已经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重点话题。

1、建筑装饰文化

建筑装饰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筑作为建筑装饰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承载着自然、社会及人类和建筑之间互相运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结合便是建筑装饰文化。

根据文化要素的结构,可以将建筑装饰文化划分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为心理层、心物层、物质层。处于深层的心理层,是指某种文化总体的群体心态,比如价值观、民俗、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等,心理层会对中层的变化进行直接的指导;对于处在中层的心物层,其是指精神形态的外表体现,比如创作理论、建筑艺术、建筑语言、建筑制度以及建筑技术等。处于表层的物质层,是指人类创建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物化形态,比如形体环境及建筑物等。如图1所示。

图1建筑文化层面结构图解

对于建筑装饰文化而言,其本身作为广义文化的一部分的同时,建筑也是其它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综合反映其它文化的主体。文化的层次性、时代性、地域性以及多元性难以避免会影响到建筑装饰的发展。对于建筑装饰文化而言,其不仅是社会整体文化在建筑运动方面的展现,还是建筑运动对于社会文化的重要反馈,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发生的。

2、传统建筑装饰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对建筑形态有着相对显著的影响。在建筑形态方面,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形状与线条,及建筑结构的特有形象等方面,其重点是凸显建筑在人类心中的第一印象。针对建筑形态方面的设计而言,相关设计师通常会对人类的感官作用进行充分的调动,有针对地设计出耐人寻味而又极具美感的建筑物。同时,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其独有风格的象征一般是对于色彩的充分应用,设计上所搭配色彩的层次不同,给人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

2.1利用材料与变形来应用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

现代设计通过对传统符号的局部构件进行变形来展开传统建筑装饰符号的运用。而变形主要是依据现阶段大众的审美展开局部构件的改建,同时还能对局部构件进行加强,对其自身结构及比例进行改变,使其能够更为顺应目前大众的审美与满足现代设计的要求,比如在传统的设计当中,对于传统的底纹与边饰而言,其时常会使用到回纹图案,设计师可以利用该图案展开相应的变形,使其在现代的建筑设计当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应用。并且在挑选材料上也能够展开相应的改变,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被应用到木头上面,因此,相关建筑设计人员能够选择同时使用金属与木头,现代设计能够选用传统的咬合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较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

2.2利用几何重构来应用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

不管是在现代设计,还是古代设计,几何重构的应用都至关重要,通过对几何线条的曲线或直线展开抽象化的处理或不同形式的拼接组合,均都能够使其转变成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同时,还能够在现代设计当中应用到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例如:在许多古代建筑中存在的“冰裂纹”,以前,该纹样大多存在于瓷器上或因为天然环境而构成的物体上,对于古代的设计人员,正是通过该纹样进行研究,逐步依照其中的规律对其展开几何重构,同时运用于窗格上,进而逐步演变为目前我们时常看见的“冰裂纹”。对此,作为现代设计人员,可以应用几何重构的方式将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设计。

2.3利用概括提炼来应用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

展开概括提炼的过程便是运用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的过程,能够对其展开简化与提炼,最大程度地去对以往设计当中的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的精华所在进行留存。该种应用方式既能够使传统建筑细部装饰符号更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于此同时,还能够对其展开简化,进而为现代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设计方面的灵感。在展开简化的过程当中,时常做的便是对窗棂的装饰纹样展开简化,如此不仅能够较为高效地保留其自身的文化意蕴及形态特征,而且还能够在不失去其自身的美感的同时去除其本身的繁杂部分。例如对于苏州博物馆展开的设计,在对建筑的整体外观展开的设计方面,苏州的博物馆不仅留有了江南风光“粉墙黛瓦”的文化底蕴,又未将所有的江南元素均运用于该博物馆的设计中,应用黑白这两种颜色,给人水墨画的美感的同时,还不失现代的风格。

3、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传统艺术的可探究性

通过了解传统艺术的历史发展能够了解到,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其本身便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持续受到新的意识理念和技术的冲击,进而对其进行拓展与更新,其精神和内涵便是民族历史长久积淀的结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之处,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中国的装饰之道便是中国的文化与艺术之道。时间不会停滞不前,传统的文化艺术代表的不只是过去,还涵盖了现在与未来,在很久的以后,目前所创建的一切也终将成为历史,被后代所研究与观摩。对此,我们应当对民族文化加以提倡,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粹所在,运用极具国际化与现代化的语言来展现,将传统设计符号的主要精元融入于现代设计,让传统的建筑文化艺术成为目前设计文化艺术的主流趋势。

中华民族拥有着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怎样正确地对该些传统文化进行应用,怎样让设计的作品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已经成为设计人员急需思考的重点问题。设计所需要探讨的是无穷无尽的。在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不可忽视对自身设计方式的探究,在实践当中对“传统”这一设计元素进行创新,使现代的“传统”得以传承,让传统的文化艺术时刻给人以青春的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盘仿古”仅会使人感到乏味,在设计方式上我们应当要重于创新。运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对传统进行审视,利用对设计上的创新为传统的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仅有把传统的装饰观念与现代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方可使传统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此外,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强调利用“特色”方式所设计的作品的主要灵魂,越是特色的、地方的、民族的,便越是属于世界的。

参考文献:

[1]汪敬.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8).

[2]许小锋.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7(02):42.

[3]贾梅.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悬鱼装饰符号[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