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应用

张红王欣英

张红王欣英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500

摘要:目的:探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ICU入住患者。将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设为A组(n=44),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设为B组(n=40),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测定患者的PaCO2与PetCO2。结果:A组患者的PaCO2与PetCO2具有相关性,B组患者的PaCO2与PetCO2无相关性。结论: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呼吸衰竭患者中,可将监测PaCO2以监测PetCO2来代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具有无创、便捷以及连续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呼吸衰竭;相关性

PetCO2是临床常近年来兴起的无创监测法,可将患者通气、血流以及代谢等情况准确、灵敏的反映出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PetCO2监测可将PaCO2的变化趋势连续性地体现出来,在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中应用PetCO2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探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PetCO2监测,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ICU入住患者。将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设为A组(n=44),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设为B组(n=40)。A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均在23--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5.3)岁;其中18例为急性有机磷中毒,14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均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5.5)岁;其中10例为急性左心衰,14例为失血性休克,16例为心肺复苏后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1方法

监护方法:应用韩国生产的SamSungSolar8000M床旁插件式监护仪对患者的BP、HR、SPO2、PetCO2、PaCO2进行监测。PetCO2监测是采用旁流型红外线法,将PetCO2模块插入后,给予5min的预热时间,并将大气调节零点调试好,最后将气管导管与取样管进行妥当连接。

通气方法:应用德国呼吸机进行通气,潮气量设置为8--10ml/kg,频率设置为12次/min,呼吸比控制在1/(1--2)之间,在为患者进行辅助通气后的第1、3、7、12、24h进行血气分析,并将数值准确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A组患者的PaCO2与PetCO2具有相关性(r=0.779,P<0.01),B组患者的PaCO2与PetCO2无相关性(r=0.145,P>0.05)。

3讨论

3.1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具有相关性。

人体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会通过毛细血管以及静脉运输抵达肺部,由于CO2具有较强的弥散性,可在短时间内进入肺泡组织并达到平衡状态[2]。如患者处于学流动力学稳定状态下,其PetCO2与PaCO2有相似性,PetCO2可以表示通气(V)/血流比值(Q)。此次研究中A组患者均为学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研究结果显示,PetCO2与PaCO2具有相关性,在前者明确的情况下,便可将后者粗略的估算出。PetCO2是一具有无创优势的有效指标,例如死腔量、V/Q以及分流率等均会受到PetCO2的影响而变化[3]。临床可将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应用到各指标检测中,同时可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血气分析。

3.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作用

为维持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的正常指标,通常需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其动脉血采集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与间断性,PetCO2监测具有操作便捷、无创、连续性、动态性等多种优势,利于呼吸模式的变换以及参数调节。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弹性会有所降低,呼吸道阻力逐渐增加,致使患者出现呼吸不畅,肺扩张严重的情况,长期下来便易出现炎性反应与肺气肿等疾病[4],此时患者的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功能已经出现退化现象,在其肺泡内已无血流灌注[5]。在生死腔出现异常增加的时候,PetCO2与PaCO2也会随之上升,可通过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来对患者的通气状态进行监测,通过PetCO2与PaCO2的差值来评估患者的肺泡通气程度,从而可对患者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进行间接掌握。在PetCO2监测的同时,需对基线、形态、高度以及频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在为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易出现回路漏气、接头脱落等机械故障,会减少CO2产生量,因此通过PetCO2监测可以排查机械故障。

综上所述,临床中,应用PetCO2监测替代PaCO2监测可使患者避免多次的动脉血抽取,减少其痛苦,同时也使患者就医材料消耗减少,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云仙,陈建鹏,周娟娟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6(3):1-2.

[2]刘杰,陈荣昌,钟南山等.呼出气二氧化碳和体表氧饱和度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1565-1568.[3]陈瑶瑶.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25):2495-2497.

[4]杨相梅,洪跃玲,罗艳等.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03(4):243-245.

[5]张亚飞,马希涛,张晓菊等.呼气末CO2分压监测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