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情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关注学生的情感

张军

张军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祁家镇中心小学11100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孕育着一定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做为小学生,他们也有着特定年龄段的情感体验。因此做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正确对待教育的对象,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是学习知识的机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要孩子掌握大量的知识,还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正确的认识。让情感插上翅膀,让生命因此闪光。

一、要善于捕捉到孩子的情感

情感虽然是一种内心活动,但体现在小学生身上却是外显的。小学生的喜怒哀乐大多写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老师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洞悉到这一切。忽视孩子的情感的老师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产生情感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发展。记得我在任五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有一次给学生排座位,当我宣布某男生和某女生一座时,立刻引来全班同学的一阵哄笑。再看看那两名同学羞愧得双双低下了头。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排座结束后,我经过调查得知:原来这两个学生都是班干部,学习都比较好,平时由于学习的需要经常在一起研究问题,有时还要共同协助老师工作。接触比较频繁故引来同学的误会。虽然事情澄清了,但我隐约感觉到处于青春期的这些孩子们情感上微妙的变化,对两性关系的朦胧认识导致他们的一些错误的看法。对此,我利用班会时间针对此类事情进行教育。从此以后,班内对于此类事件的议论消失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对同学们的那一阵反常的笑声置之不理,我可能永远也了解不到孩子的内心隐藏着这样一种不成熟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会伴随着他们的学习过程,影响他们的意识形态,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特别对于那两名被误会的学生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的内心产生任何情感都没有错,况且这是特定年龄段的正常反应,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及时疏散,悬崖勒马,才能不留下遗憾。

二、要善于激发孩子的情感

1.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空间。新时期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将课堂还给学生们,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情感才能得以释放。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年龄特点探索知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还可以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学习。这样的课堂是一个生命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趣味性、成功的喜悦性、合作的默契性、骄傲和自豪万般感受一齐涌上心头。学生的各种情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转化成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欲望,成为一种向上的动力。

2.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作文是语言文字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情感的激发,我主要在生活中进行。记得有一次,春天不知不觉降临到我们这个可爱的校园,面对校园中美丽的景色,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学生走进校园去寻找春天。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到校园中寻找春天。孩子们像小鸟儿一样纷纷飞向校园的各个角落。等到他们再回到课堂时,他们真的把春天带回了课堂中。可是无论他们把春天描绘得如何美丽,我总觉得春天是客观存在的。同学们能将它们描绘出来,体现的是扎实的语言功底,这其中还缺少情感的成份。于是,在同学们充分领略了春天的美丽之后,我顺势一导:“同学们,今年的春天可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因为这是我们在母校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告别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说到这里,我隐约听到下面啜泣的声音,在一阵阵啜泣声中,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他们急于将此时此刻的情感表达出来。当我再听到同学们描绘的春天时,一字一句饱含着深深的留恋之情,悔恨之情,奋发向上之情。看似几句简单的话,却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激发了他们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魅力。

3.在交往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于小学生情感的不稳定性,他们交往的这片天空常常是阴晴不定的。也许昨天两个人还形影不离,今天就反目成仇,明天又莫名其妙地重归于好。这种关系看似扑朔迷离,实际再简单不过。在班级管理中,我非常注重孩子之间的友好交往,为了创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我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并且在交往中强化学生的积极感受。例如:在班内开展一次“我爱我班”活动,号召大家把爱心献给大家。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关心别人和被别人关心的快乐。这种情感体验更坚定了他们热爱集体的信念。由此可见,在交往中形成的良好的情感,对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要鼓励学生释放自己的情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亲身感受到低年级课堂上那种活跃的气氛,学生们可以毫顾忌地说自己想说的话,甚至可以当面指出老师的错误。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高年级的课堂上,沉默的学生越来越多。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没有人敢对所谓的标准答案提出异议。因为这样会被认为是“不守规矩”,会被认为是笨。于是,许多灵感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许多有价值的发现被扼杀在课堂上。学生也因此养成了不爱动脑思考而依赖于标准答案的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释放自己的情感。课堂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别人的意见不一致时,大胆地说出来,为自己的观点争取抛头露面的机会。遇到挫折时,告诉大家,让大家帮你解决问题。高兴时,让大家与你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