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与对策分析

赵中运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山东省潍坊市 261041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2016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30例,给予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病房恶化,减少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疗效   呼吸性系统疾病因不易治愈且极易反复发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给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除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本文随机选取了自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希望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治疗方式,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7.5±28.5)岁;观察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9±28)岁。本组60例患者中,肺癌患者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3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2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13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1)病情检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24h不定时检测。护理人员要整点观察患者呼吸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成分依据。对于哮喘患者重点检查,并加强夜班巡视,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现象,应及时予以吸氧,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根据患者病症情况制定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通气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大多数存在呼吸困难,护理人员需对其加强监护,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在护理过程中,定期给予患者口腔清洁、吸痰护理等,预防患者口腔、呼吸道感染。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无法呼吸,需及时给予呼吸辅助器支持。(3)用药指导,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严格控制患者血药饱和度,避免出现药物副作用。对于患者用药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式,用药时注意特效药与一般药物区分开。在使用静脉滴注时,需严格控制用药速度,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患者病房需保持通风透气,且定时消毒,预防患者感染,为患者营造舒适安全的康复环境。

1.2.2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强化与患者的沟通,最大可能上降低风险的发生。内科护理具有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与专科操作,同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病程时间比较长及较高的再次入院率等,和医护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若双方沟通良好,就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若是没有沟通好,患者存在不满的情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可能导致纠纷的发生。因此在加强护理人员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其在法律方面的学习,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更加重视护理中存在的医疗风险。

1.3 疗效评定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将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患者对其它各项管理质量的评分予以统计分析,以我院护理部门已制定的相关标准为评分标准。 患者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对比治疗前患者临床病症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且病症减轻为。无效:对比治疗前患者病症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通过(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死亡0例,本组治疗总有效率9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死亡2例,治疗总有效率80%。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80%,(χ2=12.705,P=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们对于治疗重视度越来越高,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疗效不够理想。随着对诊治模式的不断改善,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取代了传统治疗方式。呼吸科患者其病症特点高龄患者、反应力低、胸闷、活动受限等,因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突发事件,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这类隐患的预防措施。合理指导患者日常用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理特征实施针对性科学化护理干预,极大提升患者依从性、及对医院的信任感,有效保证药物治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科学化具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其死亡率,同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卫卫.探究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36.   [2]黄伟霞.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7,1903:121-122.   [3]谢芳.当前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14:2843+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