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月经不调的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青春期月经不调的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黄彦杰

湖北省襄阳市紫荆妇产医院 4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青春期少女月经不调的临床药物治疗表现,重点评估中西药不同治疗下的临床实效性。方法 本次回顾性统计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青春期月经不调120例。120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抽样选取,依照各例患者资料及其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60例为常规西医联合中医,西药组60例则单独予以西药治疗。疗程周期后统计比较2组患者临床实效性。结果 中西医联合治疗下的60例患者临床有效率96.7%,单独西药治疗的60例疗效率为93.3%,组间无差异(P>0.05);但是,在显效率比较上,中药组高达85.0% ,西药组仅为75.0% ,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对于控制不良病症、降低复发率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 青春期; 月经不调; 药物治疗; 中西结合

就近些年来看,生活环境、工作与学习方式的颠覆变化,也使得青春期少女普遍存在月经不调情况[1],危害比较大。鉴于此,依照青春期少女患者实际,结合其生理、心理等多方因素,对症疗法才是关键突破口。所以,结合既往研究,重点围绕本院近两年治疗实际,选取相关病例,做进一步探究归纳。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临床研究,回顾分析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青春期月经不调120例。120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抽样选取,依照各例患者资料及其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60例为常规西医联合中医,西药组60例则单独予以西药治疗。此次2组120例,均符合病理诊断标准。首先,120例年龄在14-18岁之间;其次,排除了因器质性疾病引起发病;第三,患者无任何精神认知障碍;第四,2组120例治疗前月经稳定持续24个月以上;第五,患者均不存在服用避孕药等情况;最后,此次120例均建立了随访档案。

其中,中药组60例平均年龄为15.8±0.7岁。包括崩漏倾向性月经不调22例、闭经倾向性月经不调38例。症状多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量少或闭经。体征反应方面,烦躁、疲惫感、夜间多梦、腰膝酸痛等。西药组60例平均年龄15.7±0.6岁。包括崩漏倾向性月经不调23例、闭经倾向性月经不调37例。在症状表现和体征反应方面,大体同中药组。

此次2组14-18岁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在一般资料信息统计比较方面,未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

方法

此次中药组60例和西药组60例,均予以西医药物治疗。首先是西药组60例青春期月经不调,具体用药根据患者实际。对于症状相对较轻的部分患者,少量用药,或者不用药,主要药物为辅,以调整患者生活作息为主。对于其他大部分患者,结合患者月经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应选用西药。包括促进排卵的药物、改善月经少、闭经不良的药物等。以安宫黄体为例,每日1次,早上服用,剂量为4mg ,2周作为1 疗程周期。此外,对于少部分贫血的患者,可辅助口服补血类药物。

此外,中药组60例在上述常规方案之上,联用中药。依照辨证论治理论,对本组患者病症表现予以分型。对于肾虚型的青春期月经不调,在用药配药方面,需要以补肾填津养血为主。本组对于此类患者使用当归地黄饮。如若患者四肢时有冰冷,可额外加入一些肉桂、淫羊藿、人参等。如若患者夜尿平多,可考虑加入益智仁。其次是对于血虚型的月经不调,此类患者需要以补血益气为主,本组使用了滋血汤。临床观察显示,此类患者多伴有心悸、失眠等,故可再次加入炒枣仁、五味子、陈皮等。最后是对于血寒型的月经不调,此类患者以温经散寒为主,即使用温经汤。配药含有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牡丹皮、半夏、人参、阿胶、吴茱萸、麦门冬等,炮制粗末煎熬。每日1剂即可,分早上和晚上服用2次。2周作为1疗程周期。

此次2组患者临床指标观察和疗效判定,观察患者停药5个月后的病情状况。在西医用药治疗的评价方面,患者经量恢复正常,即痊愈;经量明显改善,经期也恢复正常,基本不会对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即显效;用药治疗后经量改善,但依然有影响,即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即无效。在中医用药治疗评价方面,此次严格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关于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法与标准规范。用药治疗后,患者经量恢复正常,不良体征消失,积分下降在95% 以上,即痊愈;明显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积分下降水平在70% 以上,即显效;积分下降水平50% 以上,即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即无效。

统计学处理

本文统计数据以SPSS21.0处理软件来进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下述表1统计呈现的是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从中可以看到,中西医联合治疗下的60例患者临床有效率96.7%,单独西药治疗的60例疗效率为93.3%,组间无差异(P>0.05);但是,在显效率比较上,中药组高达85.0% ,西药组仅为75.0% ,差异显著(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n , % )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中药组(60)

28

23

7

2

51(85.0)

西药组(60)

31

14

11

4

45(75.0)

X2

19.27

P

<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中药组在常规西药方案基础上,融入中医施证理念。月经不调并非单一性的经量改变,更多还伴有全身症状。准确地说,是全身症状引起的,并进一步反作用于不良症状的出现。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以病因分析为主,继而达到对症控制。如上文治疗分析,中医认为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的病机,即肾虚、气虚、血虚等。具体来看,处在青春期的少女,正处于快速、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肾中精气充盈,月经按时来潮,肾气不盈,冲任失调,最终致气血衰少。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像学习压力、缺乏保健和身体防护知识、喜欢瘦身过度节食等,均有可能进一步造成脏器功能失调。对于此次2组不同药物治疗下的临床差异,也恰恰体现出了中医结合下的优势。中药成分可最大限度发挥多靶点作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瘀,加快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减轻缺氧缺血损伤,最终改善患者子宫生殖道功能。

综上,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对于控制不良病症、降低复发率的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唐英. 中医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研究进展[J]. 医药, 2016(10):00309-00309.

[2] 梁琳, 钟华, 黄新. 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月经不调临床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