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输血安全与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现代输血安全与管理浅析

邵西明

黑龙江黑河市中心血站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房输血的环节质量管理,降低输血风险,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输血病人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操作输血程序,对照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细化血液病房输血管理组织和制度,制定血液品种的输注流程,加强薄弱环节的风险控制。结果:通过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有效。观察组输血流程更加安全,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要重视输血过程每一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输血流程中的风险控制,有助于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输血;安全与管理;对比

Analysis of modern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and managem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blood wards, reduce the risk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A total of 38 patients who required transfus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1818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ly operated 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cedu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fined the blood war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operation, formulated the blood product infusion process, and strengthened the risk control of the weak link. Results: B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the blood transfus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afer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of 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 and strengthen the risk control in 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 which helps t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Keywords: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and management; comparison

现代输血技术涉及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传染病学、移植生物学、病毒以及生物工程学、蛋白质组学等相关学科,其宗旨是输血安全[1]。输血安全管理研究,主要是研究怎样将合格的血液安全地输注给患者,防止传播性疾病以及输血反应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输血安全方面的工作一直给予较高的重视,在早期阶段就把血液安全列为全球卫生工作七项重点之一[2],我国对安全输血高度重视,在安全标准方面一直保持与国际接轨,2001年决定引入世界卫生组织输血服务机构质量管理项目(WHO/BTS/QMP)[3]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8例需要输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6.1±7.6)岁。观察组男11例,女8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6.9±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输血病人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操作输血程序,对照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细化血液病房输血管理组织和制度,制定血液品种的输注流程,加强薄弱环节的风险控制,具体操作如下:

科学合理地开展成分输血,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成分输血是采用科学方法分离出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输注相应血液有效成分的一种输血方法。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特点表现在:①由于成分血不仅浓度高、纯度高,而且其用途的效价也非常高,容量也比较小,贮存方便;②因为每个人的血型不同,输血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而成分输血能够减少非需要血液成分引起的输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还可以降低输血时转播疾病的概率;③全血经过处理,可提取出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用处,提高血液的使用率,节约血液,同时也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④存储时间长,便于运输。目前在我国中心血站和血液中心可以提供有多种血液成分以及制备其成分的去除白细胞和辐照制品,其中包括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单采血小板、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单采粒细胞等10多种血液成分。

加强输血前血液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抗体筛查、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是临床输血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被称为是输血前的“三道保险”。血前血液质量检查是保证血液的质量和安全的第一关。输血前血液质量检查主要是通过试验诊断技术实现。输血的常规检查技术血型鉴定的项目包括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鉴定。血型鉴定主要有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两种方法,反向定型原理与其相反。其结果的判定标准为红细胞存在凝聚为阳性,呈分离状态则为阴性。

建立健全采供血制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出现诸如核酸检测等先进筛查技术,并将其运用到输血医学中,大大降低了因输血而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诸如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后紫癜、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的免疫调节和输错血液等一些非传染性输血的危害。在这些非传染性输血的危害中,错误输注了与ABO不相容血液的风险已经超过了通过输血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并有相关研究表明,造成ABO不相容输血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采集血液标本和对其标识的过程中出了差错。

结果

通过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有效。观察组输血流程更加安全,患者满意度更高。

两组患者输血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19

10(52.6)

8(42.1)

1(5.3)

18(94.7)

对照组

19

7(36.8)

5(26.3)

7(36.9)

12(63.1)

讨论

临床安全输血已成为输血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相关数据也说明,输血安全管理远比实验技术更重要。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成员国政府已经把血液的安全管理看作首要工作。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输血安全的管理。要想保证输血安全性,杜绝输血引起的传染病,加强输血质量管理,促进输血工作的规范化,必须靠建立健全的输血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进萍,陈卫红.应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管理的体会[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8):442-443.

[2]包健.临床用血合理性及输血安全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3:1148-1149.

[3]张国强.浅析血站在血液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J].武警医学,2011,22(8):7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