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整体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整体护理干预

王春兰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山东 滕州 2775 99

【摘要】 目的探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随机抽取58例,将患儿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为实验组患儿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儿疗效好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整体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有效性,帮助患儿更好的治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

病毒性心肌炎不仅会对患儿造成生命威胁,在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儿的身体发育受到影响,相关的实验指出,若对患儿开展整体护理则能有效的帮助其提升治疗有效率,本文由此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对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具体观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患儿资料

从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随机抽取58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共29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51±3.06岁),对照组(共29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6.02±2.31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和病程上资料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开始前所有患儿家长均已了解实验过程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医护人员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对患儿进行心脏相关指数的监控,进行体温、脉搏、呼吸等体征指标监控,进行基础病症、用药、饮食、健康护理。

1.2.2 实验组

医护人员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整体护理: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中对为重要的部分,由于患儿在医院容易产生畏惧、害怕恐惧等心理情绪,会对治疗有极大的抗拒性,因此整体护理需要针对性的对患儿的负面情绪进行缓解,这还需要患儿家长进行配合,由于家长是患儿最为信任的对象,患儿的抗拒心理会有所降低,由此医护人员和家长需要积极的对患儿进行鼓励和勇气教育,并在吃药、打针输液等时候激励患儿,但若患儿出现了极为不配合的情况,应该先对其进行安抚在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病症详情解释,舒缓其担心情绪,避免其语言或者行为对患儿造成影响。

1.2.2.2 饮食用药护理

医护人员需要在治疗期间对患儿制定相应的是食谱或者准备相应的恢复食物,同时禁止家长为患儿使用会造成心脏负担的食物,在患儿出现病症反复时,需要及时的对其进行用药,并对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在交由主治医生进行观察后决定是否调整药物品种和剂量。

1.2.2.3 相关病症预防护理

由于患儿的身体较弱,极为容易被诱发多种并发症状,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的为患儿及其居住环境进行通风消毒,积极使用患儿的体征数据,对与患儿体征数据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若并发症已经出现,则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急救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救治。

1.3疗效标准

在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进行康复率比较,比较标准参考患儿的发热心悸表状程度和心电图情况:比较标准为:有效(患儿的发热表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显效(患儿的发热心悸表状有所缓解,心电图有恢复正常化趋势明显),无效(患儿的发现心悸表状无缓解,心电图异常)。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检查和统计,对照组29例患儿病症恢复有效例数15例(51.72%),显效例数9例(31.03%),无效例数5例(17.24%),总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2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康复有效例数26例(89.66%),显效例数2例(6.9%),无效例数1例(3.45%),总有效率为96.55%,比较结果为(χ2 =10.25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因为病毒侵犯心脏导致的病症,又因为儿童在发育期间身体未完全发育,相关的身体免疫机制和病毒防御机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入侵的病毒无法有效的抵抗,因此本病症也常见于儿童群体[1]

该病症的具体表现多为患儿出现出现心电图异常、心肌损伤,伴随出现发热和心悸症状,除了会对患儿当前造成生命威胁后,还会导致患儿在之后的身体发展受到影响,由于患儿年幼,出于对于医院的恐惧和打针吃药的畏惧,会导致其对治疗极为不配合,在加上患儿年龄过小,无法有效的对病症进行完整和准确的描述。致使对其的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期间,需要配合的进行护理

[2]

而整体护理从多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采用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帮助其保持身心愉悦,采用的健康教育措施使其乐意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治疗,提升了其在医院时治疗配合度,在患儿出院后,医护人员依然对其保持辅助护理措施,有效的帮助和指点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护理,极好的巩固了患儿的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小儿心肌炎病症虽然由于自身原因具有一定的难治性,但在辅以整体护理后,其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霞.中西药结合治疗及优质护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8):138-139.

[2] 赵艳、尹显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J].西部医学 ,2019,31(5):804-805

[3] 王会娟,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