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赵红晶

解放军 964 医院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6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病患的相关护理要点。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9月~2018.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患,选取的例数为70例。根据护理的方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上,观察组的总体评分数值要高于对照组;在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较低(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主要的护理要点为对病患进行心理、饮食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帮助病患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护理;要点探析

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患的主要发病部位为胃部和十二指肠,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部出现持续不断的疼痛[1]。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的护理干预也会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本文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病患的相关护理要点,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7.9月~2018.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患,选取的例数为70例。根据护理的方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为20:15,年龄段为29岁~51岁,平均数值选取范围为(40±2.1)岁;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为21:14,年龄段为29岁~52岁,平均数值范围为(40.5±2.3)岁。两组数值的对比P值范围>0.05,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病患的相关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建立静脉通道,帮助病患维持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具体为:(1)健康宣教。在病患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对病患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根据病患的受教育水平采用不同宣教方法对病患自身的病情进行说明,让病患能够了解自身的情况,对病情有一定的认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患介绍治疗的方法以及能达到的效果,并告知病患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病患对治疗的配合程度。(2)进行心理护理。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间较为漫长,病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情和环境的影响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和病患进行沟通,了解病患的心理诉求,耐心倾听病患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开导和安慰,帮助病患缓解不良的心理情绪。(3)饮食方面的护理。护理人员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时间要有规律,在进食的过程中要让病患尽量细嚼慢咽,让食物能够更好的消化。在食物的选择上要多选取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进食刺激性较强的食物。(4)并发症的护理。消化性溃疡容易引发胃穿孔以及急性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出现并发症的病患,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对于胃穿孔病患需要让其立即停止进食并准备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急性幽门梗阻病患则需要对其呕吐物进行观察,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对比项目为:护理效果、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标准

涉及的对比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P值范围在0.05以内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护理效果

护理效果主要通过观察两组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采用本院自制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病患进行调查研究,在进行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数值对比无太大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为(42±1.6)分,抑郁量表评分为(43.6±1.8)分;对照组焦虑量表评分为(57.8±2.5)分,抑郁量表评分为(59.2±2.7)分。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P<0.05)。

2.2对护理的满意度

在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中非常满意为21例,满意为12例,总体满意度为94.3%;对照组中非常满意为18例,满意为10例,总体满意度为80%。通过对比,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胃穿孔例数为1例,出现急性幽门梗阻现象的例数为1例,发生概率为5.7%;对照组出现胃穿孔例数为2例,出现急性幽门梗阻现象的例数为3例,发生概率为14.3%。通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P<0.05)。

3讨论

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因为病患的胃酸分泌过多以及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导致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出现减弱的现象[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的过程较为漫长,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需要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3]。在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病患的心理情绪变化。较长的治疗过程容易导致病患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担心自身疾病无法治愈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帮助病患缓解不良的心理情绪,提高病患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其次还需要对病患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帮助病患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有效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对并发症进行护理则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护理效果较好,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而在并发症发生方面,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由此可见,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主要的护理要点为对病患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帮助病患缓解不良的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红.探究优质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19(16):80.

[2]王波.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提醒[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5):214.

[3]张雪.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4):49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