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体会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体会分析

林月桂 颜晓燕 颜雅榕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医院 362600

【摘要】目的:就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体会进行探讨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作为随机分组的依据,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白内障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内障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升患者对白内障的认知程度,应用效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针对性护理;并发症

白内障在眼科诊疗中较为常见,是一种晶状体代谢紊乱性病变,以老年人群高发,患者以患眼视力逐渐减弱为主要表现,若未给予有效干预,继发失明的风险较高[1]。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切实有效的手段,诊疗中发现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故而我院近年来对部分白内障手术患者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结合部分临床病例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8例,年龄52~73岁,平均(65.19±2.38)岁,白内障类型:创伤性者26例,老年性者47例,继发性者17例,其他14例,患眼部位:左侧55例,右侧4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并择期行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根据患者手术顺序作为随机分组的依据,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白内障围术期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尽快熟悉院内环境,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工作,就手术情况、流程及围术期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具体介绍,围术期配合医师完成治疗,术后做好病情监护工作,遵医嘱给予用药护理。

1.2.2、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参考拟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护理干预:①认知干预:白内障患者以老年人群多见,对疾病欠缺正确的认识,须结合患者疾病认知状况及文化程度,以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手术方式、预后效果等,提高其认知水平;②心理护理:围术期患者受手术的影响,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情绪,严重时会诱发心理应激,护理人员须了解患者情绪状况,通过病室内轻音乐播放、指导患者深呼吸、嘱家属多陪伴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放松心情;③并发症防护:围术期患者易继发各类并发症,护理人员须结合患者具体病变情况,做好并发症风险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护干预,同时做好病情观察与监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早期干预率,降低并发症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1.3.1、并发症情况统计: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白内障手术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角膜水肿、虹膜炎、人工晶体异常、前房渗出等。

1.3.2、护理效果评定:从患者白内障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两方面进行护理效果的评定,知识掌握度越高、住院时间越短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为2.85%,对照组为15.3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比较(例 %)

组别

角膜水肿

虹膜炎

人工晶体异常

前房渗出

总发生率

研究组/52

1(1.92)

0(0.00)

0(0.00)

1(1.92)

2(2.85)

对照组/52

2(2.85)

3(5.77)

1(1.92)

2(2.85)

8(15.38)

c2

8.973

P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白内障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x±s)

组别

例数

白内障知识掌握度/分

住院时间/d

研究组

52

93.18±1.09

6.72±1.49

对照组

52

86.74±2.35

9.44±2.10

t

5.273

4.521

P

<0.05

<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我院于2017年3月引入超声乳化手术,这是一种微创快速的术式,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较好,已逐渐取代传统治疗方式,临床应用满意度高[2]。白内障的致病因素较多,其中高龄是最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伴随年龄增加,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及数量会出现减退,继而诱发白内障。因而白内障手术以老年人群多见,因眼部的高度敏感性,患者围术期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施护,重视围术期患者情绪状况、认知水平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缓解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同时提升患者诊疗的配合度,同时能够通过并发症风险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了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为2.85%,而对照组为15.3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肯定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方面的价值。同时研究组患者白内障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升术后恢复效率、提高患者白内障认知水平方面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春媛,陈舒燕,罗雄伟,等.4C延续性护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 ,2019,51(3):214-216.

[2]马春,王霞,何丽华.睑板腺按摩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0):56-58.